禅诗《西阁》原文 赏析
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栏凭。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生高阁夜精神。
惊飞一阵凫鹥起,莲叶舟中把钓人。
这首诗通过几组简单意象的组合,表明了作者看破红尘,厌烦世事,乐于幽静的寺庙生活,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万物、瞬间永恒的最高境界。同时,形象地揭示了“佛”的涵义。
首联,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秋天的美景: 一汪碧水,倒映蓝天,岸边是一排排的杨柳,水滨是青青的蒹葭 (未开花的芦苇)。以这幅绝妙的人间世俗秋景图为大背景,出现了一个和尚 (作者),他时而来往徘徊,低头沉思,时而向着南方,凭栏远眺。他在思索什么?是对世俗生活的留恋? 是对家乡的思念? 还是对禅宗的顿悟? 颔联给予了回答。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事如烟,一幕幕掠过脑海,荣辱、忧喜、善恶、贵贱这一切一切都如梦一般虚无缥缈。思来唯有人生短暂,年华易逝,世事沧桑,变化莫测。荣华富贵又何以不能变为穷困潦倒,又何以不充满着痛苦和悲凉?这联诗运用两个精妙的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佛”的涵义。“佛”意即“觉”,即觉悟了人生的真谛。佛教认为:“苦、集、灭、道”是人生的绝对真理。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痛苦,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是“集”,是人们本身的愚昧和不懂得佛教真理的缘故。人们要想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死,永恒寂静的境界 (即 “灭”),必须按照佛教的教条进行修行。于是乎,作者紧接着便在颈联描写了一幅和尚深夜静坐悟禅的图画。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生高阁夜精神。”皓月当空,远处山峰朦朦胧胧,一座连着一座,一派幽静的秋天夜景。深山之中一座庙宇,静静挺立。高高的阁楼之上,一个和尚 (作者)精神矍铄,正静静地打坐。“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此时,作者已与佛溶为一体,已消失在宇宙本身的秩序生命中,已处在 “我即佛,佛即我”的真正超越里。有无、生死、忧喜、爱憎、是非、贫富混然失去区分,消除了一切欲望、思虑和意识,真正达到了悟道的最高境界——瞬间永恒。
尾联作者描写了另一幅动景:“惊飞一阵凫鹥起,莲叶舟中把钓人。”莲叶闪动之处,一条小船钻了出来,一群水鸟被惊起,吱吱飞走,原来是钓翁坐在舟中静静垂钓。这里,作者以动衬静,以实带虚,通过人惊鸟,鸟飞走这一动景来衬托悟道时的静。实写水鸟飞走,钓翁垂钓,实际却是对悟禅时“瞬间永恒”境界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作者也正是在这清静迷人的夜景运动的一瞬间和那种淡远恬静的心境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永恒的境界的。在这样一种条件和境地下,作者突然感觉到在这瞬间似乎超越了一切时空和因果,不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和何所由来。此诗,我已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已和宇宙融为一体了。
这首诗描写了几幅优美的秋景图,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虚有实。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却又不乏理趣,包容了深邃的禅理,不愧为一首绝好的禅诗。
免费下载禅诗《西阁》原文 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2、作者:一般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有时也指某种理论的创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苏联、法国、联邦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版权法中,作者指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与方法,直接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并产生出体现创作者个人特性的作品的自然人,其中包括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剧作家、作曲家、歌词作家、记者、画家、书法家、雕刻家、工艺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摄影家、翻译家、计算机程序编制者等。美、日等国的版权法也承认法人为作者。【词目】作者【拼音】zùozhě【英文】anauthor;a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创始之人。创始之人。礼记《礼记·乐记》:“作...
3、境界:境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jìngjiè,境界是在感知力上感知的主观上的广义的名词,境界既是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即修为,人生感悟,对于境界来说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故境界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多数时把境界楞划分几种,以质来区分;度来衡量。如主体在某件事物上所处于的水平。清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疆界;土地的界限等《诗·大雅·江汉》【释义】境界既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即修为,人生感悟,其可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在日常的...
4、物我两忘:物我两忘是一个汉语成语,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语见沈约《郊居赋》云:“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物我两忘】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语见沈约《郊居赋》云:“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其意源于《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是一种物我不分,亦即物我两忘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中,当作者构思进人最微妙的阶段,“凝思之极”,也会达到主体与客体完全融合一致的状态。庄子描写...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