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高阳台》原文赏析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上面这首词是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深情婉丽的笔触表述了一个哀艳缠绵的故事。在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这其实只是无数爱情悲剧中的一出。所幸的是,其事赖此词而传,剧中女主角为之付出生命的一片真情也赖此词而流播千古,得以长存于天壤之间。
在这一出悲剧中,有男、女两方,生、死两方。在女方、在死者而言,固然抱恨终天;在男方、在生者而言,自也遗憾无穷。词即以上、下片为分界,以两个不同的场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表现了双方的巨大痛苦,从而展示了这一悲剧的全貌。
上、下两片,可视作这出悲剧的上、下两幕。上幕以女方为主角,以这位少女始则一往情深、终则抑郁而死为情节。这时,男方只存在于女方的意念中,还不是自觉的剧中人。因此,在处理手法上就只让女方独占舞台,而没有让男方出场。起调“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既点出悲剧发生的地点在流虹桥,又以“桥影”、“湖光”、“翠帘”点染环境,烘托剧情。“春深”二字,则对人物的上场、故事的展开起逗引作用,暗示翠帘后有怀春之人在,有深闺少女的万种柔情在。接下来,四、五两句推出了这位理应得到爱情、而在那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连表露爱情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的悲剧人物。“一寸横波”句,出汉傅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及宋赵令畴《蝶恋花》词“恼乱横波秋一寸”,以伊人双目之清澈流动显示其秀媚多情,透露这段生死相思之情,正萌发和寓藏在这迎送其意中人来去的秋波之中。“断肠人在楼阴”句更明白揭示了她的处境和命运。她既只是遥望而无法向意中人倾吐情怀,一通款曲,那就只有在楼阴中忍受单相思的痛苦,其柔肠之寸断是可想而知的。六、七两句“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是进一步说明其断肠的原因。上句用卫玠“乘羊车八市,见者皆以为玉人”(《晋书·卫玠传》)的故实,写其望中的路过之人。“游丝”二字,既与前之“春深”遥相呼应,点明这是“袅晴丝”,“摇漾春如线”(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的季节,也利用“丝”与“思”谐音,语意双关地喻指其人的一缕相思;但无论是摇漾在春天空中的游丝,还是深藏在少女心中的相思,当然都不能系住路人的脚步。那么,是不是能请人传个信给他,让他知道有人对他暗中爱慕,而在路过楼前时一为驻足呢?下句中的“青禽”是以《汉武故事》中西王母的使者代指其遐想中希冀找到的传信之人,而“倩何人”三字则表达了她的困惑和绝望。一位在封建社会里毫无行动自由的少女又能请谁来为她传递信息呢?这就命中注定了只能如过拍“最难禁”三句所说,朝朝“倚遍雕阑”,夜夜“梦遍罗衾”,禁受着人间最难禁受的痛苦,也只能如词序中所说,以“竟至病死”为结局。
下片展示了悲剧的下一幕。这时,女方已含恨而死,男方,因“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相告,由不自觉成为自觉的剧中人。换头“重来已是朝云散”一句,以“重来”二字推出了这位男主角,以“朝云散”象喻女主角之死。“朝云”,出宋玉《高唐赋序》所述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自称“旦为朝云”语;这里用来为这出悲剧染上梦幻色彩,暗示这位少女的一生有如一场春梦。下面“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一用旧题汉刘向《列仙传》所记郑交甫遇江妃二女解佩相赠,而回顾之间,人、佩俱杳的故事;一用晋干宝《搜神记》所载吴王夫差小女紫玉爱慕韩重,私许为妻,未如愿而死,后魂归,吴王夫人抱之如烟的故事。连用两个神话来烘染气氛,使得这出爱情悲剧于凄怨中具有缥渺之美。两句中的“明珠”、“紫玉”,切合其女儿身份;“佩冷”、“烟沉”象喻其已离人世。与换头句都是写其人之死,但并不嫌重复。“已是朝云散”是客观的叙说;这两句前领以一个“怅”字,则变成了“重来”之人的主观感受,是生者对死者不能复生、爱情不可再得的怅恨。接着在“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两句中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中“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句意,进一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穷感慨。“前度”二字与换头的“重来”二字相拍合。人既是“重来”,花也是“前度”;而“重来”之人见“前度”之花,只有触处生情,徒增悲思,则自会产生后一句所说的“钟情怕到相思路”的心理。这条“相思路”,正是生者旧日常常经过,却未必知道死者在楼阴中如此钟情地期待其来、目送其去的路,是一条吞没了多少绮思、多少苦恨的路。下面“盼长堤、草尽红心”一句中的“长堤”则遥应篇首的“桥影”、“湖光”,说明其地还在桥畔、湖边,而“草尽红心”四字用《异闻录》所述王生梦中闻葬西施,应教为诗中之“满地红心草”句,暗示死者已被埋葬在这块曾负载她的青春、期待、绝望、痛苦的土地之中,从此生死相隔,幽明异路了。词写到这里,已近尾声,在结拍处就先以“动愁吟”一句把词笔宕开,接着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两句,以“碧落黄泉,两处谁寻”这样的问语结束了全篇,表明其人事都已烟消云散。而其篇外之音也如《长恨歌》所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则是“绵绵无绝期”的。
免费下载《朱彝尊·高阳台》原文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朱彝尊: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入直南书房。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康熙四十八年,卒,年八十一。朱彝尊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
2、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3、阳台: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阳台一般有悬挑式、嵌入式、转角式三类。阳台不仅可以使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如果布置得好,还可以变成宜人的小花园,使人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大自然中最可爱的色彩,呼吸到清新且带着花香的空气。阳台住宅设计中,并不是每户都有一个阳台,而当时阳台的功能也无所不包:洗衣、晒衣、贮物、堆放闲置物品,甚至加装窗户后另作他用。后来,阳台的功能逐步明确,并且已作为住宅户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内容,进入住宅设计的标准中。近几年,除了在每户的卧室或起居室有一个专供休闲、观景的生活阳...
4、悲剧: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并不能概括全部,且具有局限性,他提出的这个是从反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的。悲剧就是指主体遭遇到苦难、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也就是说所显示出的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悲剧理论认为悲剧性就是指人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的抗争本性;...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