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②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③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⑤
【注释】 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②“东风”句,形容元夕灯火,语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星如雨:也指灯火,语本《左传·庄公七年》:“星陨如雨。”③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和马。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指月亮。唐·朱华《海上生明月》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鱼龙舞:指鱼灯、龙灯等各呈异彩。④“蛾儿”句:这三件都是妇女头上所戴之物。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⑤蓦(mo莫)然:忽然。阑珊:零落,冷落。
【译文】 象东风吹开了千树繁花,满城的花灯真叫人应接不暇。绚丽的焰火光芒闪烁,好象是满天星斗雨点般洒下。阵阵香风从大路扑过来,那是富贵人家的华丽车马。悠扬的凤箫声吹响了,玉壶般皎洁的月轮渐渐西斜。各样灯彩飞舞如鱼龙闹海,一直延续到天明才罢。
节日的妇女们打扮得多奢华,把蛾儿、雪柳、黄金缕儿满头插。她们谈笑风生,仪态姣美,带着阵阵香气经过我的眼下。我在人群里寻找意中人,望上千百次都不见,真把人急煞!忽然,我在无意之间一回头,却在灯火稀少的角落发现了她!
【集评】 清·彭孙遹:“辛稼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秦、周之佳境也。”(《金粟词话》)
清·陈廷焯:“艳语亦以气行之,是稼轩本色。”(《词则》)
清·谭献:“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而下则犷。何尝不和婉!起二句赋色瑰异。”(《谭评词辨》卷)
近代·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人间词话》)
近代·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丙卷引)
现代·俞平伯:“上片用夸张的笔法,极力描绘灯月交辉、上元盛况。过片说到观灯的女郎们。‘众里寻他’句,写在热闹场中,罗绮如云。,找来找去,总找不着,偶一回头,忽然在清冷处看见了,亦似平常的事情。结尾只用‘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语,即把多少不易说出的悲感和盘托出了。”(《唐宋词选释》下卷)
【总案】 此词写作时地难以确考。我们只能根据作者门人范开编定的《稼轩词甲集》大致推测其为淳熙十五年(1188)以前所作。有人据词中热闹场面的描写认为它是稼轩任职临安时所作,这也只是一种推测,不足凭信。因为宋代元宵灯事之盛,各大城市及人口稠密之区皆然,不独京城如此。也有可能是作者在某一城市观元宵灯市时所写。前人评语中,彭孙遹所谓“周秦之佳境”云云,仅仅看到其风格上亦能婉美清丽的一面,如加上梁启超在托意上的评点:“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则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兼到,就全面了。
免费下载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翻译 原文 思想感情 赏析 评点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评点:评点,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作品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指点。例如,评论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优劣,指点遣词造句、技法风格的长短。要求评论中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发人深省,能够培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眉评(亦称眉批),在竖排作品的上方写上评点文字;夹评,在作品行文中间插进评点文字;段评,在作品的每一个段落之后写上评点文字;旁评,在横排作品的旁边写上评点文字。评点的容量大,形式活,密切联系作品实际,激发人们积极思维。现代文教学,也可采取评点的方法。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
2、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3、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
4、青玉案:青玉案,词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以贺铸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等。《青玉案》作为宋代著名词调之一,由来已久,从名称上分析,“案”的含义历来争议较大。一种看法认为“案”为古“碗”字,为今之“碗”一类器物。一种看法认为“案”为古时有足之盘,综合各类史料和文物考证,“案”一字的含义应为盛食的托盘。据谢桃坊《唐宋词调考实》一文,青玉案调为宋人首创,是北宋时期的“时调新声”。其调名源自东汉末年张衡的《四愁诗》:“美...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