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协状元》原文与翻译、赏析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南宋戏文·佚名《张协状元》原文与翻译、赏析
(生出唱)
【五供养】 五鸡山下,更没人知我行藏。衣裳剥去,露痕伤。雪儿又下,朱户闭景物惭惶。来古庙试开取,投宿又何妨。(又唱)
【同前】 尊神恁试听:念是成都府里才人。张协径往宸京,取功名。经过此山,强人把我金珠都劫尽。又被伤皮肉欲投眠,是故特特启朱门。
………
(旦上唱)
【新水令】 朔风凛冽云垂地,见长空六花飞坠。踏雪归来也,仗一点灯儿,伴岑寂。
【江儿水】甚人入奴庙里,把门倒拄? (丑白) 弗大过拄。(末) 想你夫主倒拄。(旦连唱) 教奴独立在雪儿里,淅淅朔风似刀割体,浑身如脱在那江儿水。甚人来投此处?早早开门,莫教奴家立地。(生上唱)
【同前】 路人无眠也,投此处宿。开门怕风透了人难睡。(移拄开门)(丑) 泓! (末) 又来。(丑揍) 此是劫贼劫它去。(末) 不干你事! (丑) 道我是门神也不知。(生凑) 衣裳剥尽身如水。(净) 判官和着小鬼,收拾威光,且来此处立地。(旦唱)
【捣练子】 君还是,往何方?不知怎地有痕伤?见着伊妾断肠。(生唱)
【锁南枝】 张协本,是秀才,成都府人因乡荐。赍裹足欲往宸京,奈何程途远。(旦) 莫是登,此处山,号五鸡,被人骗?(生)
【同前换头】 因登此山上,强人衣虎皮。把协劫掠薄贱,一查打得皮肉破损鲜血满。今到此,忽遇伊。未审谁,望怜念! (旦)
【同前】 奴家世,本富室,只因水火家不易。年幼间父母俱亡,又没兄和弟。居此庙,五七年。又遇君,恁狼狈。(生)
【同前换头】 平日在家里,须读古圣书。这般雪儿才下,多是饮着羊羔,浅浅斟绿蚁。或赋诗,或探梅。又怎知,这滋味! (旦)
【同前】 君休要,举那时,目前是物不如意。衣又没被席全无,尽出不得已。君口食,奴自供。要睡时,先自睡。(生)
【同前换头】 张协且安置,明朝定未起。遍身虚浮赤肿,今夜纸炉里弯跧,亸它风雨至。(旦) 奴进君,些子粥。更与君,旧纸被。
《张协状元》 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戏曲剧本。为人们深入了解宋元南戏提供了可靠的剧本实物依据。剧写西川成都府书生张协进京赴试,在五鸡山遇盗。贫女慷慨救助,李大公夫妇撺掇,促成二人婚姻。贫女资助张协,张协中状元后,拒绝枢密使王德用招赘,王女胜花羞怨而死。贫女进京寻夫,张协不认,赴任途中用剑砍伤贫女。王德用收贫女为义女,终使夫妻破镜重圆。故事以大团圆结局,不免牵强。《宦门子弟错立身》 戏文曾提到 《张协斩贫女》 一剧,可见该剧最初属负心婚变题材,存本为迎合具体演剧环境,情节有相应改动。
《张协状元》 第十出描述张协在五鸡山遇强人后,去古庙投宿的一段情节。作品尽显张协的尴尬处境和贫女的善良、凄苦。男女主人公在本出第一次相遇,编演者通过二人的对话把剧情逐步推向高潮。在 【捣练子】、【锁南枝】 及以后的对唱中,编演者用性格化的语言塑造了张协和贫女的形象,预示了二人未来潜在的冲突,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本出曲文由 【出队子】、【五方鬼】、【五供养】、【新水令】、【江儿水】、【捣练子】、【锁南枝】 七支曲牌构成,从中可见早期南戏丰富的音乐曲调成分和自由松散的曲牌连缀体式。结合以剧中人物上下场为标志的分场原则与插科打诨、滑稽调谑的戏剧场面,洋溢着我国戏剧艺术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民间乡土气息。
【新水令】 一曲,“朔风凛冽云垂地,见长空六花飞坠。踏雪归来也,仗一点灯儿,伴岑寂。” 周贻白 《中国戏剧史长编》 第三章指出: “全剧中因事拟词,颇有些可读的曲子,……也许便是所谓 ‘益以宋人词’ 的这一部分吧。……如未遇张协前,旦唱 【新水令】”。纵观全剧,【新水令】 独具色彩,堪与诸多文人诗、词、散曲作品媲美。自孟浩然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人因以 “踏雪寻梅” 状文人雅士赏玩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至元刘秉忠 《双调·蟾宫曲》 散套有 “朔风瑞雪飘飘,暖阁红炉,酒泛羊羔,如飞柳絮,似舞蝴蝶,乱剪鹅毛。银砌就楼台殿阁,粉妆成野外荒郊。冬景寂寥,浩然踏雪,散诞逍遥” 句,赋予孟氏 “踏雪” 一典“个性” 和 “时代” 的诠解。同是 “踏雪”,《张》剧 【新水令】 与前朝典故和后世散曲相比,在 “岑寂” 中,显得更加超然和恬淡,这也影射出书会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中的甘苦。
一曲 【新水令】,成为贫女出场的背景音乐,同时也是贫女灵魂的背景音乐,对塑造人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剧仅此曲意味深沉,可知书会作者寄予贫女的无限同情,也难以掩饰这中间的情感共鸣。
免费下载《张协状元》原文与翻译、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
2、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3、同前:《同前》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同前寂喧相去几由旬,禽戏何妨小屈伸。退步自应行步稳,识心安用捧心颦。又看桃板迎新岁,定是蒲轮访旧人。粒粒金丹分二百,祝公丈六现金身。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框密使、封素国公。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时,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改许国公。后被贾似道等排挤,罢相,请建昌军,徒潮州、福州。有《履斋遗集)、《履斋诗余》。...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