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郑成功》原文与赏析
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 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成功(1624—1662),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之子。明未名将,民族英雄。南明弘光朝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隆武二年(1646),反对其父降清,于南澳岛(今属广东省)起兵抗清。永历十五年(1661),率领将士数万人,从厦门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收复台湾。
这首诗是他与张煌言于顺治十六年联合出师北伐,率水陆大军十七万人,经崇明直破瓜洲、镇江,包围南京时所作。当时江南人民纷起响应,形势极好。诗表达了收复中原的决心。
“缟素临江誓灭胡”,该年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郑成功与张煌言在焦山设坛,先后祭祀了天地、山河、明太祖与崇祯皇帝等。缟素临江,望之如雪,三军举哀,哭声百里,既是祭祀, 也是誓师。因此,此句真实记录了这一历史画面。“缟素”是哀兵必胜,是哀怨故国之不存,从而激励将士勇往直前。“誓”示灭清决心之大。“胡”指满清贵族及其政权,对之表示蔑视。“雄师十万气吞吴”,写出了十七万大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与高昂的斗志,似乎要把辽阔的吴地一口吞下。“雄师”指军队的勇猛顽强,“吞”描述气势非凡,不可阻挡。“吴”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疆土。“试看天堑投鞭渡”, 天堑,指长江;投鞭渡,说可投鞭成桥渡过大江。此用典故,东晋时,北方前秦苻坚南侵时说,以我一百多万大军,旗鼓相望,如果把士兵们的马鞭投入长江,可以截断江中流水。他这话意为,渡过长江灭掉东晋轻而易举。郑成功化用这一历史故事,是描述抗清队伍众多,声势浩大,表达必胜信念。“投鞭”传神地道出人马之多。“不信中原不姓朱”, 含亡国之怨与对满清贵族的义愤。作者想, 十几年来,满清贵族侵扰中原,荼毒江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大辟、嘉兴剃发,城乡草蔓遍地,人民血流成河,白骨相撑拒,千里无鸡鸣,亡国之痛,痛何如哉?今日得复仇良机,岂能不效死一战,作者以双重否定句式,更有力地表达一定要把血债累累的满清贵族赶走,恢复明王朝的一统天下。壮怀激烈,热血沸腾。
郑成功能诗,但不以诗显名。他的功劳,他的爱国精神,如丽日在天,流芳千古。但这首以首句仄起人韵的绝句,写得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顽强精神与崇高品格。诗风明快。语言简洁,激昂慷慨中蕴含对祖国人民的不尽柔情,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免费下载《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郑成功》原文与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考虑到以下可能属于次要内容,所以默认折叠。
1、贵族:贵族,最初指的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1)权贵的家族。多指帝王的内外亲族,或中央或地方的大豪族。(2)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及现代君主国家统治阶级的上层,有特殊权位或世袭权位。(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在封建社会,指具有世袭爵位和领地的各级封建主,主要是皇室的宗族子弟和功臣。亦指显贵的世家大族。《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华宗贵族,蕃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晋书·文苑传·王沉》:“多士丰於贵族,爵命不出闺庭。”唐罗隐《中元甲子以辛...
2、中原: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中原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时代。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
3、同仇敌忾:同仇敌忾(拼音:tóngchóudíkài)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周·佚名《诗经·秦风·无衣》、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分句;含褒义。同仇出处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周·佚名《诗经·秦风·无衣》)敌忾出处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同仇敌忾”。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