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的经典诗句
1、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4、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白居易
5、于患难风豪杰。——魏禧
6、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陶渊明
8、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9、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10、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11、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12、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李白
13、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14、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欧阳修
15、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冯梦龙
16、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
17、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
18、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
19、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20、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逊志斋集》
31、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33、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4、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35、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36、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7、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38、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9、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0、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
41、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3、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44、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4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6、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47、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48、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49、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50、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51、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5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53、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54、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55、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56、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57、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58、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5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0、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61、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62、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6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集合:集合,简称集,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也是集合论的主要研究对象。集合论的基本理论创立于19世纪,关于集合的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在朴素集合论(最原始的集合论)中的定义,即集合是“确定的一堆东西”,集合里的“东西”则称为元素。现代的集合一般被定义为: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集合论可以看成是逻辑的几何化。集合是最简单的空间。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而成的集体。其中,构成集合的这些对象则称为该集合的元素。例如,全中国人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通常用大写字母如A,B,S,T,...表示集合,而用小写字母如a,b,x,y,...表示集合的元素。若x是集合S的元素,则...
2、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永...
3、韦应物: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概述图参考资料:清人绘《历代名臣像解》)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韦应物约生于该年前后。天宝九年(750年),该年前后,韦应物以门荫补右千牛。天宝十年(751年),韦应物...
4、冯梦龙: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从小好读书,原欲应试入仕,然屡试不第,于荼坊酒楼频繁接触下层社会,积累了大量民间文学史料。崇祯三年(1630年)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冯梦龙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冯梦龙思想上受王守仁、李贽影响,强调真挚的情感,...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