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其一)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其二)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这两首诗是谢灵运在学习民歌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两首一唱一和。第一首为男子所唱。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 “可怜”即可爱。一位可爱的姑娘,沿着清清的河流冲洗着雪白细嫩的双足。这里一个“素”字紧扣着“可怜”,描绘出姑娘肤色的美丽; “洗素足”三字又表明这位美丽的姑娘并非贵族家中的千金,而是民间一位普通女子,因为只有民间的女子才能如此大胆地露出雪白的双足在河边冲洗。这两句,仅用短短的十个字,精心选择并描绘了女子洗足这一典型动作,既突出了姑娘的美丽,也表现出她的大胆泼辣,还点明了身份。唱歌的男子看着这位美丽大胆、勤劳能干的民间女子,不由得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在这里,男子以明月来比喻女子,既进一步描绘出了女子之美,也表达出女子在男子心目中的纯洁、晶莹和崇高。也正是由于男子把女子看得纯洁高尚,从而才会产生对女子高不可攀的感觉,犹如仰观天空中的月轮一般。这两句诗,通过一个比喻深刻细致地描绘出了男子的内心世界,他既热烈地爱恋着女子,却又感觉女子远在云间不可获得,这内心的矛盾,正好表现出男子对姑娘爱情的纯和质朴,令人尊敬和同情。
第二首是女子的回答,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女子听见歌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位青年男子使着素舸顺流而下。这里的“素”是不加雕饰的意思,由此点明男子也不是贵族家中的公子,而是一位民间男子。女子目睹着这位使船而来的男子,不由得被他热烈的追求深深打动,对他也产生了爱悦之情。但女子又深怀顾虑,他怕男子对她不忠,以后会将她抛弃,因而她并不立刻回答男子的求爱,而是首先探询男子对感情的态度如何: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这里一个“但”字,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财产和相貌都不关心,而只是关心男子的感情是否专一。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也描绘出整个封建社会妇女在爱情问题上的态度,真可谓一字千金。
这两首诗语言朴质、自然、简洁、明朗,表现的内容却极为丰富。一反谢灵运诗歌富艳精工的雕琢风格,可说在谢诗中是独树一帜的。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阳溪:阳溪,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当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直刺或斜刺5-8寸。手背为阳,筋骨间凹陷处类似山溪。穴在二骨(桡骨、鹰骨)二筋(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艘)之间凹陷处,穴当阳位,故名阳溪。清热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络。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当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2、不由得:不由得,读音是bùyóude,汉语词语,意思是不禁;不容;亦作"不由的"。出自《齐天乐·闺怨》。亦作"不由的"。不禁。不容。元·无名氏《齐天乐·闺怨》曲:“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少卿见他哭得哀切,不由得眼泪也落下来。”沙汀《凶手》:“断腿天兵一眼认出他来,不由得吃惊了。”众人见状,不由得吃了一惊。《西游记》第八一回:“你们住了三日,我寺里不见了六个和尚。故此,我们兄弟们不由的不怕,不由的不伤。”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她说得这样轻,可又这样执拗,竟不由得人不听。”此时已查明,不由得你不信。该内容未授权copy自41021653...
3、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
4、鉴赏: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谓赏识。唐李翱...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