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登兖州城楼》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非凡网 31 0

杜 甫《登兖州城楼》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登兖州城楼

  杜 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杜甫,卷二《绝句》等已介绍。玄宗开元二十年(732),杜甫游齐鲁,其父杜闲时任兖州(今山东兖州)司马,此诗当作于这一年。

  首联上句交代登楼的时间就是他到兖州探望父亲的日子,“东郡”在汉代为兖州所辖郡国之一,这里代称兖州。“趋庭”指看望父亲,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这个故事被后人简化成了“趋庭”。首联次句交代了地点,是兖州城的南楼。“纵目”,放眼远眺。“初”,首次。可见杜甫刚到兖州省亲就登斯楼也。

  颔联写纵目所见。三句写仰望天空,浮动的云彩连着大海与泰山。“岱”,即泰山的别称。四句写俯视大地,平旷的原野伸展到青州与徐州,也就是今山东东部与江苏北部。《尚书·禹贡》:“海岱唯青徐。”“海岱及淮唯徐州。”因为青州、徐州与兖州相连。

  颈联借景感怀。五句写附近邹县的峄山有秦代的碑刻。“孤嶂”指峄山,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219),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刻石颂秦德。六句写荒凉的古城还保留着鲁殿的遗迹。“荒城”指今山东曲阜市。“鲁殿”指鲁灵光殿,为西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鲁恭王刘余所建,旧址在今山东曲阜市东。

  尾联抒情结束全篇。七句写这儿的历史遗迹从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末句写登临眺望令我独自徘徊良久。则其感慨万千也就可想而知了。从诗的结构来说,做到了首尾呼应。

  此诗章法谨严,是杜甫早年五言律诗的代表作,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对此诗结构有过精当的分析:“首、二,点事。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局势开拓,结构谨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2、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就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五言律诗从五言古诗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说到底五律是五古和...

  3、曲阜市:曲阜,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孔子的故乡,是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东方圣城”,亦被称为“东方耶路撒冷”。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千米,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辖8个镇、4个街道,457个村居,总面积81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曲阜市常住人口为621971人。曲阜古为鲁国国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三孔”历久弥新,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新三孔”蒸蒸日...

  4、城楼:城楼指城墙上的门楼,是"城"的标志,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多形成于明代。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到了现代的守卫战中,其功能不足以为然了。清朝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目的,除采用其它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得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如清代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