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滕第八
【原文】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298]。二公曰[299]:“我其为王穆卜[300]。”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301]?”公乃自以为功[302],为三坛同墠[303]。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304],乃告太王、王季、文王[305]。
【注释】
[298]豫:安详。
[299]二公:指太公和召公。
[300]穆:恭敬。
[301]戚:读为祷,告事求福。
[302]功:质,今言抵押。自以为功,即以身作抵押。
[303]三坛:太王、王季、文王各为一坛。墠(shàn):祭祀的场地。
[304]植:古字通“置”。璧:圆形的玉。圭:上圆下方的玉。古代祈祷要用圭、璧等。
[305]太王:武王的曾祖。王季:武王的祖父。文王:武王的父亲。
【译文】
周武王生病,周公作《金滕》为他祈祷。周灭商后的第二年,武王生了重病,身体不安。太公、召公说:“我们为王恭敬地卜问吉凶吧!”周公说:“不可以向我们先王祷告吗?”周公就把自身作为抵押,清除一块土地,在上面筑起三座祭坛。又在三坛的南方筑起一座台子。周公面向北方站在台上,放着玉,拿着圭,就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
【原文】
史乃册[306],祝曰:“惟尔元孙某[307],遘厉虐疾[308]。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309],以旦代某之身。予仁奢考能[310],多材多艺[311]。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312],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313],敷佑四方[314],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315]。四方之民罔不祗畏[316]。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317],我先王亦永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龟[318],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俟尔命[319];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320]。”乃卜三龟,一习吉[321]。启籥见书[322],乃并是吉。公曰:“体[323]!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324],惟永终是图;兹攸俟[325],能念予一人[326]。”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瘳[327]。
【注释】
[306]史:史官。册:写册书。
[307]惟:语气助词。元:长。某:指周武王姬发。
[308]遘(gòu):遇到。厉:危。虐:恶。
[309]是:这时。丕子:布席,举行祭祀,先须布席,所以布席就是助祭。
[310]仁若:柔顺。考:《史记》写作“巧”。
[311]材、艺:都指技术。
[312]乃元孙:你们的长孙。
[313]乃:始,初。命:见命,被命。
[314]敷:普遍。佑:读为有。
[315]下地:人间。
[316]祗:敬。
[317]坠:丧失。宝命:指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的使命。
[318]即命:就而听命。
[319]归:收藏。
[320]屏(bìng):收藏。
[321]一:都。习:重复。
[322]启:开。籥:藏兆书的锁钥。书:占卜的书。
[323]体:兆形。
[324]命:祷告。
[325]攸:所。俟:期待。
[326]予一人:周公自称。
[327]翼日:明日。瘳:病好了。
【译文】
史官就写了策书,祝告说:“你们的长孙姬发,遇到险恶的病。假若你们三位先王这时在天上有助祭的职责,就用我姬旦代替他的身子吧!我柔顺巧能,多才多艺,能侍奉鬼神。你们的长孙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而且他在天帝那里接受了任命,施德四方,因此能够在人间安定你们的子孙,天下的老百姓也无不敬畏他。唉!不要丧失上帝降给的宝贵使命,我们的先王也就永远有所归依。现在,我来听命于大龟,你们允许我,我就拿着璧和圭归向你们,等待你们的命令;你们不允许我,我就收藏璧和圭,不敢再请了。”于是卜问三龟,都重复出现吉兆。打开藏书的锁钥查书,竟然都是吉利。周公说:“根据兆形,王会没有危险。我新向三位先王祷告,只图国运长远;现在期待的,是先王能够俯念我的诚心。”周公回去,把册书放进金属束着的匣子中。第二天,周武王的病就好了。
【原文】
武王既丧[328],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329],曰:“公将不利于孺子[330]。”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331],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332],则罪人斯得[333]。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334]。王亦未敢诮公[335]。秋[336],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337],禾尽偃[338],大木斯拔[339],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340],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341]。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342]。对曰:“信[343]。噫[344]!公命我勿敢言。”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345]。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346],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347]。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348]。岁则大熟。
【注释】
[328]丧:死。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
[329]管叔:名鲜。群弟:指蔡叔、霍叔。
[330]孺子:年幼的人,指成王。
[331]辟,摄政为君。
[332]居东:居在东土,指东征。
[333]罪人:指武庚和三叔等。斯:乃。
[334]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今存《诗·豳风》中。
[335]诮:责备。亦:只,只是。
[336]秋:指“周公居东二年,罪人斯得”以后的秋天。
[337]以:与,和。
[338]偃:倒伏。
[339]斯:可能为“荆”的误写。
[340]弁:礼帽,这里是戴上礼帽的意思。
[341]说:祷告的祝词。
[342]百执事:许多办事官员。
[343]信:确实。
[344]噫:唉。叹词。
[345]冲人:年幼的人。
[346]新:也写作“亲”亲。逆:迎接。
[347]起:立起,伸起。
[348]筑:用土培根。
【译文】
武王死后,管叔和他的几个弟弟就在国内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会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石公说:“我不摄政,我将无辞告我先王。”周公留在东方两年,罪人就捕获了。后来,周公写了一首诗送给成王,叫它为《鸱鸮》。结果,成王只是不敢责备周公。秋天,百谷成熟,还没有收获,天空出现雷电与大风。庄稼都倒伏了,大树都被拔起,国人非常恐慌。周成王和大夫们都戴上礼帽,打开金属束着的匣子,于是得到了周公以自身为质、请代武王的祝辞。太公、召公和成王就询问众史官以及许多办事官员。他们回答说:“确实的。唉!周公告诫我们不能说出来。”成王拿着册书哭泣,说:“不要敬卜了!过去,周公勤劳王室,我这年轻人来不及了解。现在上天动怒来表彰周公的功德,我小子要亲自去迎接,我们国家的礼制也应该这样。”成王走出郊外,天就下着雨,风向也反转了,倒伏的庄稼又全部伸起来。太公、召公命令国人。凡大树所压的庄稼,要全部扶起来,又培好根,这一年的年成却是个大丰收。
【解析】
武王胜商后两年,得了重病。当时天下尚未安定,殷民心怀不服。武王一身关系天下的安危,所以周公亲自请于太王、王季和文王,求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祝告的册书收藏在金属束着的匮中。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政事,管叔、蔡叔放出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因此成王也怀疑周公,骨肉之间发生了隔阂。周公东征,取得辉煌的胜利,又写了《鸱鸮》诗,想感动成王,成王仍然没有醒悟,可见隔阂之深。后来因一次偶然的天灾,成王打开金滕之匮,发现了周公请求代替武王死的册书,深深受到感动。史官看到金滕匮中的册书作用这样重大,于是记录了这件事来表彰周公的忠诚。为了突出金滕中册书的作用,于是名叫《金滕》。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2、多才多艺:多才多艺,汉语成语,拼音是duōcáiduōyì,意思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出自《尚书·金滕》。《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盼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文学才艺多方面。示例那字刻得细入毫芒,却又波磔分拔捆付明,不觉叹道:“此公真是达狱射击多才多艺!”◎乎叠请甩清·吴趼人《整甩腊二匙堡汗十目睹之怪现状精乘坑》第四十三回这个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可谓多才多艺呀!梦雅不仅擅长舞蹈,还会吹啦弹唱,她是如此的多才多艺。...
3、周武王: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克殷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周文王姬昌时期,国力逐渐强大,“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灭商奠...
4、第八:中国姓氏之一,起源于黄帝时期。也可以作为名次描述。田英复姓第八(Dìbā)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复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其后有妫、田、陈、姚、胡五姓,皆为同根同源,史称“妫汭五姓”.后舜的后裔不断发展,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阏父归顺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后周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并将长女大姬嫁与阏父之子妫满(舜帝的33代孙)。公元前1045年,武王追封上古圣王的后裔,妫满(字少汤),因此被封为陈侯,位于地陈,大致位于今天河南开封附近。据胙土命氏的之规定,称陈氏,遂名陈满,从此产生了陈氏宗族。陈满公谥胡公,因而史称陈胡公,胡公满,王莽称帝后,加封为陈胡王。陈姓在春秋中期分出田姓。在陈厉公时...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