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为柳的诗句汇聚200句

非凡网 21 0

与柳有关诗句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下面给大家分享柳有关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延伸阅读:古诗中“柳”的意向

  (一)挽留与祝愿

  以柳赠别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之意,如《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戴复古的《清平乐·今朝欲去》:“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系我扁舟且住。”这些诗歌都是抒写离别时的那种不忍分离的"感情,要杨柳留人的。

  垂柳的“依依”神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一致,所以,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朋友的离愁和深情厚谊,奇妙之处在于上述二首又都由柳而联想到春风,借春风来表达离别之苦。岑参的“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抒发了诗人重返旧地时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情怀。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通过离人这一缩影的描绘,勾起读者对古代多少离愁别恨的场景的再现。

  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把离情别恨写得淋漓尽致。

  “以柳赠别”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美好的祝愿。王维的“渭城朝雨沮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不仅有执袂惜别的深情,更饱含着对友人处境的深度关注和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

  (二)相思和盼归

  柳不仅用来表离别,还用来表相思、表寄托,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依依的柳丝、漫漫的柳絮,都寄托了世人的离愁别绪、苦苦相思。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盼望早归。李白的“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等都是描写远寄柳枝以表相思的。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先写青青的杨柳,再写漫漫的飞絮,然后以折尽柳条来表达希望亲人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离愁别绪:离愁别绪(拼音:líchóubiéxù),是指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出自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全文为:红杏墙头树。紫萼香心初吐。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阳台一梦如云雨。为问今何处。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人日思归>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清平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

  2、汇聚:汇聚,读音huìjù,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会在一处,没有分开的意思。汇:河流会合在一起。汇注。汇合。由甲地把款项寄到乙地:汇寄。汇款。汇兑。汇率。聚合,以类相聚:字汇。词汇。汇报。综合,合并:汇总。汇编。笔画数:5;部首:氵;在物理学上汇聚指会在一处,没有分开的意思。会聚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南朝梁·萧统《序》:“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不一,又以类分。”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大儿贻选问》:“《尔雅》之学,古今精字善句所汇聚也。”...

  3、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根据说文解字来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在大脑里的意思图象”。意象通过抽象、通象等来产生更有深度的意象。意象是人类大脑意识活动的产物。现代西方文学流派。20世纪初由英美等国青年诗人在伦敦组成,他们受东方古典诗歌的影响,提倡一种“坚实”的文风,强调用客观的准确的意象代替主观的情绪发泄。庞德在《诗刊》上发表纲领,声称应当描绘“意象”即“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准确的意象”能使怀疑找到它的“对应物”要求观察精确,表现具体而简洁,不加渲染,不带任何一般化的评论,用词平易,题材不拘,格...

  4、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拼音:quànjūngèngjìnyībēijiǔ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元老二”。②使:出使。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⑤浥:湿润。⑥客舍:旅店。⑦更:再。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⑨故人:老朋友。送元二使安西作者: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