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词春天的诗词精选合集

非凡网 26 0

描写春天的诗词春天的诗词精选合集

  春是天空中摇曳着的形形色色的风筝,是那手牵风筝线在山上山下跑来跑去的孩子,让我们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春远

  唐代: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宋代: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春草

  唐代: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如梦令·春景

  宋代: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唐代: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山房春事二首

  唐代: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春天的诗句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贺铸《小重山》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杜甫《春运》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陈亮《南歌子》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二首》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春天: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我国现在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春季春季,是四季之一。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春季的结束在立夏。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四季划分是以“四立”作为起始。在历史发展中文化交流传播,廿四节气中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时期便在各地流传。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为春...

  2、木兰花:木兰花,落叶小乔木,高可达5米。木质有香气,小枝紫褐色。芽有细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托叶痕。花两性,单生,顶生,有六枚花瓣,外面紫红色,内面近白色;雌雄蕊多数,雌蕊群无柄。有三枚萼片,黄绿色、披针形,约为花瓣的1/3长。果实矩圆形。根肉质。原产我国中部山地混交林内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m的山坡杂木林中,主要在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栽种。木兰花(5张)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花朵开放时傲立枝头,纯白圣洁,因为木兰花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所以木兰花开时满树洁白,毫无杂色,让人陡生敬仰之感。木兰花花语是高尚的灵魂。木兰花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5-3m或更高。树皮淡灰褐色;小枝细长,疏生细长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冬芽椭圆形或长圆形,被棕色有光泽的短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托叶痕长为叶柄的1/2;叶片披针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6-14cm,宽4-10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

  3、定风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定风波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⑵。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⑶,余独不觉,已而遂晴⑷,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⑸,何妨吟啸且徐行⑹。竹杖芒鞋轻胜马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⑻。料峭春风吹酒醒⑼,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⑽。回首向来萧瑟处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⑿。⑴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

  4、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5、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概述图参考资料: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