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五字的诗句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2、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3、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4、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5、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6、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7、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8、五月虚檐下,南风不断凉。
9、我闻天厩之马千为群,五花杂沓皆成云。
10、五云散彩凉芃入,且醉堂中金叵罗。
11、当年平乐宴宾客,十千五千更不顾。
12、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
1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4、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5、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16、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7、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18、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19、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21、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22、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23、阴阳烹五彩,水火炼三花。
24、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25、五月麦熟茧缲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25、三更灯火五更鸡。——唐·颜真卿 《劝学》
26、锦瑟无端五十弦。——唐·李商隐 《锦瑟》
27、楼阁玲珑五云起。——唐·白居易 《长恨歌》
28、或从十五北防河。——唐·杜甫 《兵车行》
29、勿言五鼎养。——宋·陆游 《示儿》
30、十五即相识。—— 唐·白居易 《长相思》
31、五更鼓角声悲壮。——唐·杜甫 《阁夜》
32、罄窗奥砗五已。——唐·杜甫 《丽人行》
33、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4、五更疏欲断。——唐·李商隐 《蝉》
35、屋头松撼五更涛。——元 王冕 《次韵 其二》
36、何须人恨五更风。——明 唐寅 《落花诗》
37、风烟望五津。——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8、寻阳五溪水。——唐·李白 《送别》
39、送兵五千人。——唐·杜甫 《北征》
40、五剧三条控三市。——唐·卢照邻 《长安古意》
41、自谓骄奢凌五公。—— 唐·卢照邻 《长安古意》
42、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清代:毛奇龄
43、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五日观妓》唐代:万楚
44、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七首·其五》唐代:王维
4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日即事》唐代:韩翃
46、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流冰午梦清。——《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宋代:赵彦端
47、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唐代:李白
4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4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50、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王昌龄: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王昌龄(2张)开元十五年(727年...
2、第五:第五姓是汉族复姓之一,为田齐王族之后。秦末天下纷争,起先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其王族后裔们,争先纠集人马反秦复国;而在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顾虑到这些复国失败的旧王族势力,便将他们纷纷迁出原籍,另外择地安置。其中将田齐王族从第一到第八分为八支迁走,故而后人以第次为姓氏,第五氏就为这里的一支。如今,第五姓多分布于陕西泾阳、旬邑一带,一些第五姓现多演化为第姓、五姓或伍姓。第五氏出名的历史人物有汉代大司空第五伦,唐代宰相第五琦等。复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其后有姚、妫、陈、胡、田,皆为同根同源,史称“妫汭五姓”。后舜的后裔不断发展,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阏父归顺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后周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并将长女大姬嫁与阏父之子妫满(舜后33代孙)。后来,武王追封上古圣王的后裔,妫满氏因此被封为陈侯,位于陈地,国都位于今天河南淮阳县。妫满史称陈胡公,胡公满,其后代以国为姓,从而产生了陈氏,后代以胡公谥号为氏,产生了胡氏。陈姓在春秋中...
3、汇集:“汇集(recueillir)”源自拉丁文colligere,意指“连在一起、聚集”huìjíㄏㄨㄟˋㄐㄧˊ聚集;累积。一条条绿丝带汇集了华夏儿女对四川同胞的无限真情和关爱。中国科学院里汇集了当今中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各类高级学者。这里面汇集了中国古诗文的翻译精品。五条小河的水都汇集在这里。我们看得出来生产管理学不是一些技术的汇集。聚集。明胡应麟《诗薮·六朝》:“世但知萧氏《文选》,然《吟谱》称昭明汇集汉后五言,为《诗选》二十卷,其中必大有五朝佳什,惜今不可见矣。”瞿秋白《文艺论辑·关于整理中国文学史的问题》:“自然譬如杨筠如做的这本《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只不过汇集一些材料,不但没有经济的分析,并且没有一点儿最低限度的社会的政治的情况底描写。”如:各地代表都汇集到北京开会。聚集。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湘潭居交、广、江、湖间,商贾汇集,而江西人尤多。”艾青《光的赞歌》诗:“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
4、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5、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
6、丽人行:《丽人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末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达到了如前人所说“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