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古诗词五篇

非凡网 29 0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春节的古诗词五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古诗词1

  1、《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3、《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6、《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7、《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41-50首2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4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作者: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43、《应诏赋得除夜》

  史青(唐)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白居易(唐)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宋·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46、《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47、《除夜》

  宋·朱淑真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盘卷红独,柏酒溢金杯。

  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

  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

  48、《钦州守岁》

  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49、《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50、《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31-40首3

  31、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32、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33、除夜

  唐·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34、隋宫守岁

  唐·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35、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明·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37、《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38、《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39、《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21-30首4

  21、《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2、《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3、《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24、《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25、《除夜宿石头驿》

  唐代: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26、《岁夜咏怀》

  唐代: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维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元黄。

  珍膳杂还,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28、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29、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朝梁·徐君倩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丁仙芝(唐)

  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

  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11-20首5

  11、《春节看花市》

  现代·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现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新年有感》

  现代·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14、《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5、《元旦试笔选一》

  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16、《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7、《凤城新年词》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8、《迎春歌》

  袁宏道(明)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19、《迎春》

  叶燮(清)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20、《新年作》

  刘长卿(唐)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春节的古诗词五篇相关语句:

  ● 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五篇)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千门万户:本书为三联书店于2006年出版的《乡土瑰宝系列》中的一部,作者是楼庆西。作者:楼庆西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06-2页数:227定价:80元装帧:精装本丛书:乡土瑰宝系列ISBN:9787108023032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等在历时十五年进行乡土建筑调查的基础上按专题编写而成,文字凝练,平实,并配有丰富的手工绘图和精美的照片,具有历史档案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本书集中介绍乡土建筑中建筑群体的门,包括一个村寨的村门,寨门,整座寺庙,祠堂的大门,住宅的宅门等。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丰富的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丛书总序前言中国古建筑的门门的形制门的装饰乡土建筑的门中国乡土建筑的门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山东山西河北福建陕西云南附录:图片目录乡土瑰宝系列(共9册),这套丛书还有《住宅》,《村落》,《文教建筑》,《雕梁画栋》,《庙宇》等。...

  2、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景云二年(711年),...

  3、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

  4、春节:春节(Spring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