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国现代诗歌(8篇)

非凡网 57 0

《唐人街》 篇一

  黄雍廉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像

  黄河的浪东流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

  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我的祖国母亲 篇二

  一根铮铮傲骨

  屹立在世界之林

  千百年的风霜雨雪

  在侵蚀磨难中更加坚挺

  那些年的摇摇欲坠

  枝繁叶茂的如今

  我的祖国母亲

  亿亿万万的炎黄儿郎们

  你们听——

  卢沟桥上愤怒的咆哮

  炮火声划破夜的阴影

  七七年

  那个我们难忘的日子

  七七年

  那个艰难岁月的开始

  七七年

  我们团结一心聚一起

  燃尽了每一滴血

  宁愿跪着撑住

  也不肯倒下

  南京血色中

  屠刀刺破胸膛

  子弹钻进头颅

  飘荡着的冤魂

  他们嘶哑地呐喊——

  不屈!不屈!不屈!

  八年的不屈不挠啊

  八年的死死挣扎啊

  八年的血泪付出啊

  在密苏里号上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无数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祖国母亲,我们自由了!

  解放的枪声响起

  辽沈、淮海、平津

  横渡了长江

  覆灭的国民政府

  和平了!国家和平了!

  四九年

  在蔚蓝的天空下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声宣告

  世界震响

  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祖国母亲,我为你感到骄傲!

  十年

  那个黑色的岁月

  我们哀悼伟人的逝去

  我们忍受贫穷与饥饿

  我们互相勾心斗角着

  我们……

  我们到底怎么了!

  低矮残破的茅屋里

  凤阳村的生死协议

  改革吧!改变这一切吧!

  曾经的小渔村

  如今的大都市

  开放吧!融入这个世界吧!

  祖国母亲,我们富起来了!

  一条条铁路交织在世界

  贯穿着不同国家的梁脊

  我们同在地球

  我们更加亲密

  我的祖国母亲

  我真诚地赞美您!

  愿您青春永驻

  永远年轻

我爱我家 更爱我国 篇三

  六十九年的风雨洗礼,

  六十九年的人世沧桑,

  逐步强大的,

  是祖国日渐强大的龙体,

  日渐燃烧的,

  是中华子女炙热的爱国之心。

  激昂的旋律,

  吟唱的国歌,

  飘扬的国旗,

  就连天空飘过的云朵,

  仿佛拼凑出一个国旗模样。

  不由的飞来几只和平鸽,

  他们演奏的旋律,

  也是对我中华最美的诵读。

  六十九年,

  整整六十九年啊,

  有多少英雄人士,

  不惜为国捐躯,

  他们的一声怒吼,

  才造就了今生伟大的中华。

  一花一树,

  一河一溪,

  家乡一片狂野的大漠,

  还有数不胜数的田园风貌,

  雕刻出一副绝世的中华版图。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十三余亿中国子民,

  五十六个名族,

  虽身在不同的地区

  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

  但却有一颗同样伟大的心愿,

  那就是,

  国强,

  因为

  有国才有家!

  独行在家乡小路,

  家家都挂着那面鲜艳的国旗,

  不由发现,

  家乡也仿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凉凉的路边开满了鲜花,

  灰白的墙面

  也有一幅幅唯美的画卷,

  熙熙攘攘的人群,

  手中紧握的,

  依旧是那最为亮丽的五星红旗,

  口中哼唱的,

  也依然是那曲

  激昂澎湃的中国国歌。

  爱我中华,

  报我国家,

  这是我内心的诵读,

  也是中华儿女永久的执念。

  来吧,

  停下手中的工作,

  放下心中的杂念,

  让我们共同为我们的国家,

  同唱一首爱我中华。

《乡愁》 篇四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爱这片土地》 篇五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玉米地的中央》 篇六

  庞余亮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就是一位青春的将军

  看满地的红缨子翻飞绿剑乱舞

  果实就藏在红缨子和绿剑之下

  露出它们的牙齿

  我们能读懂它们的语言

  平常的日子没有故人

  只有风在吹,吹玉米不尽的长发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们就获得了战胜明天的力量

  玉米叶仍在不停地抽打我

  金色的玉米棒在开水中哗哗地滚动

  多么美好的日子

  就想起多么美好的共和国

  在玉米地的中央

  玉米地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倾伏下去

  无数个战斗和胜利

  便永远地照耀我们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篇七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沙场阅兵 篇八

  雄壮威严子弟兵,

  磅礴气势贯长虹。

  敌人胆敢来侵犯,

  报卫国家尽永生。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爱国: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爱国是公民必须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

  2、中国:中国,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

  3、共和国:共和国是指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国家政体,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不是继承的,不是世袭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的。(英文名称:Republic)一国家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是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有些国家,虽然国名不称为“共和国”,实际上却是共和国。例如:英国虽然保留了君主,并且称之为“王国”,但实际上却是“行共和之政”的“虚君共和国”。《共和国》作者共和思想源远流长,共和实践古已有之。古希腊的斯巴达、雅典等城邦,古罗马,还有中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国家,都曾是著名的共和国。其中备受古代思想家称赞的,有斯巴达、罗马和威尼斯。从古希腊到英国革命,思想家眼中最理想的政体系“混合均衡政体”(mixedconstitution,balancedconstitution)。在有的思想家如马基雅弗利那里,“混合均衡政体”是共和政体的代名词;斯巴达、古罗马及中世纪...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