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实用)

非凡网 78 0

  寒食节,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的,因为我们每年都会阅读有关寒食节的古诗词。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实用)”,仅供参考。

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篇一)

  1.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张嵲《寒食行》

  2.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杜甫《寒食》

  3.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王贞白《少年行二首》

  5.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

  6.万家寒食初归鷰,一老春衫政寒驴。——杨万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

  7.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8.半醒半醉凌晨酒,几雨几晴寒食时。——方岳《海棠·黄州不识春风面》

  9.去时节杨柳西风秋日,如今又过了梨花暮雨寒食。——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10.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薛能《寒食日曲江》

  11.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苏轼《和子由寒食》

  12.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13.客路逢寒食,划船闹水干。——曹勋《上塘值清明八首·其一》

  14.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大过清明。——汪元量《清明》

  15.景物可怜人寂寞,年年寒食醉眠中。——张耒《寒食离白沙·花枝袅袅水溶溶》

  16.江天近寒食,林外过轻雷。——陆游《小雨·小雨明复闇》

  17.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李贺《感讽五首》

  18.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崔道融《寒食夜》

  19.风雨临寒食,偏惊流浪情。——宋登春《海上寒食》

  20.马跃绿螭金络脑。寒食乍临新晓。 ——张先《清平乐·青袍如草》

  21.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叶绍翁《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篇二)

  22.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杨慎《咏柳》

  23.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

  24.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张养浩《双调·胡十八》

  25.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温庭筠《与友人别》

  26.预为寒食地,晴放海棠天。——白玉蟾《玉艳亭即事五首·黄鸟新声变》

  27.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8.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29.寒食今朝是,颠风半夜来。——项安世《风雨望武昌岸》

  30.蕙殽桂醴焚纸钱,年年寒食墓门烟。——屠隆《刘御史歌》

  31.迎头寒食清明近,入手樱桃芍药来。——洪咨夔《颜延年三月三日率尔成诗前诗重韵太率可笑》

  32.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33.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 ——韩翃《送李明府赴滑州》

  34.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卢纶《舟中寒食》

  35.春归客梦偏惊雨,寒食僧家不禁烟。——郭登《游太华寺和素轩沐公春日韵》

  36.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7.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38.十里笙歌声不绝,不待清明寒食节。——陆游《春游·镜湖春游甲吴越》

  39.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40.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许浑《途中寒食》

  41.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42.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寒食节: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

  2、实用:实用,汉语词语,拼音是shíyòng,意思是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实际应用。《商君书·农战》:“今世主皆忧其国之危而兵之弱也,而强听说者。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北史·崔浩传》:“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子泓又病,众叛亲离。”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此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也。”《水浒传》第九一回:“国家费尽金钱,竟无一毫实用。”清·唐甄《潜书·无助》:“今人穷经,好为创见,而无实用,是为诬经,吾不欲取而观之矣。”《南齐书·褚渊传》:“是年虏动,上欲发王公以下无官者从军,渊谏以为无益实用,空致扰动,上乃止。”唐·韩愈《答窦秀才书》:“遂发愤笃专於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於空言,而不适於实用。”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诸子﹞悉股肱之材,非如后世文人艺士,苟依托空谈,亡裨实用者也。”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纚纚条上方略...

  3、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概述图参考资料: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