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友谊的诗句95句
1、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
11、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12、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6、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黄庭坚《品令·茶词》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1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9、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佚名《旧题苏武诗·别诗四首·其一》
20、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21、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22、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3、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4、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2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27、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归故园作·归终南山》
28、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9、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30、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1、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32、故人何在,水村山郭。——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3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4、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别董大二首》
35、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6、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7、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38、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39、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40、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张九龄《答陆澧》
41、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42、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吴文英《无闷·催雪》
4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44、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45、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46、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47、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8、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9、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50、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5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52、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53、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54、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55、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56、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57、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58、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59、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60、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61、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62、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63、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64、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苏轼《送顿起》
65、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66、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67、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68、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佚名《箜篌谣》
69、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70、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71、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2、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73、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74、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75、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76、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77、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78、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苏轼《送顿起》
79、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80、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81、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82、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83、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84、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85、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86、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87、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88、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李白《赤壁歌送别》
89、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90、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91、但东望、故人翘首。——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92、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93、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94、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95、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2、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1987年11月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
3、表达: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表达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表达是各种学习能力、智力的尖端反映。表达几乎包括了一切高级行为、一切艺术、一切表露出来的情绪。表达的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