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有关于梅花的诗句大全(经典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山园小梅》 篇一
唐·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杂诗》 篇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梅花绝句(之—)》 篇三
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篇四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雪里觅梅花》 篇五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墨梅》 篇六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阮郎归·客中见梅》 篇七
宋·赵长卿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钓雪舟倦睡》 篇八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杂咏》 篇九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赠岭上梅》 篇十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梅花:梅(学名:Armeniacamume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
2、经典:经典读音jīngdiǎn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经典,复合词.汉语发音为:其中的"经"指的是四书五经中的经,而"典"则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比如五十年代经典歌曲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歌曲.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原本意思可参考经、典的解释:经:jīng【释义】①织物上纵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线、经纱。②地理学上假定的地球表面上通过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线:经度、东经、西经。③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络、经脉。④通过;禁受:经手、...
3、上林苑:上林苑,是汉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区、鄠邑区、咸阳、周至县、蓝田县五区县境,纵横340平方公里,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园动物园,更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上林苑亦是当时汉武帝尚武之地,在此处有皇帝的亲兵羽林军,并由后来的大将军卫青统领。汉武帝从此走向一个崭新的历史舞台。“苑”是古代帝王游玩、打猎的风景园林。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苑囿之一,位于汉都长安郊外(今西安附近)。此地旧有秦代苑囿,西汉初,高祖刘邦鉴于“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以及当时面临的经济凋敝的现状,于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冬十一月,将故秦苑囿园池还作民田。秦汉时期,非常注重兴建规模雄伟的皇家园林,其中...
4、白话文: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白话文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那么白话文也就比口语更加书面化。古代的正统文体是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视秦汉经典著作为范式,并随封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强化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文体。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东汉改进了造纸术,使用纸得到了普及,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白话文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吴语白话文(上海话)在古代,文言文形式规范,并且用词用字较为统一。而由于...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