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课堂上自由的徜徉抒情美文
试想,作为成人,连续听六节课,注意力也不可能完全集中起来,也分心、也害困、也有心不在焉。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听七节课,能不走神么?况且,这达标课都是精心准备的,声电光色齐全,环节设计、问题预设、教师状态俱佳。平时的常态课,那会有这样的激情投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换位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确实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课堂上,很多孩子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注意力的短期疲惫,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时常要开开小差。于是老师就要不时地提点,不时地往回拽。于是我想,普通教师的课与优秀教师的课区别就在这里,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上你用多少时间来一遍又一遍的吸引学生转移的注意力呢?
记起前几天王老师所说的话:“只有学生自己的问题,他才感兴趣。”是的,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只为极少数学生上的?设置的问题为什么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而其他的学生总是以一种观望的态度,用游离的眼神,不经意的瞥一下。于是乎老师只好不惜言语的一遍又一遍的鼓励:“要自信,要主动,要积极的表现自己”。不论怎么鼓动,参与进来的还是那么多。突然发现,这种鼓动很苍白,是一种无计可施的表现。这绝对是对一个老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种挑战。根源就在于,你设置的问题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还是老师你自己的问题,抑或就是教参的问题。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徜徉,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入手,去进行预设,去挖掘适于大多数孩子的问题。
几点火花:
一是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课堂上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不是每堂课的必须。不能让鼠标左右了教师的思维,牵制了课堂的进程。发现有的教师作的课件非常的丰富,也就导致了上课就是把多媒体课件的内容点完。于是在过程中,教师就缺少了教学的智慧和灵感,缺少了发现问题和延伸问题的敏锐性。这样,教师的注意力就偏移了,从关注学生到了关注课件了。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充分释放自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的鼠标一张张的滑过,机械的顺着你铺好的路去走。而你预设的道路上,一切都那么明了,不用思考或者不会思考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在你下一点的鼠标后面,肯定会有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二是教师是需要保持课堂上的激情的。激情四溢的老师,肯定会激发学生骨子里的热情。孩子们还是很容易被点燃激情的,哪怕你只是几句包含激情的范读:“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听了这句震撼人心的`范读,我心里就想,就这一句,足矣!所有的孩子自动的报以热烈的掌声,说明了一切。就这一句,可能就让所有的孩子把这篇《海燕》,铭刻在心,一辈子。
三是孩子有的是创造力,有的是灵感和智慧。最关键的是看我么能不能在课堂上给他激发出来。听着学生一个又一个的读自己当场写的课文感怀诗,唯一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孩子不比任何学校的差。他们敏感的心,在你积极的挑拨下,焕发出来的诗意是当也挡不住的。只要给他一舞台,他就会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美。
四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们做老师的要有这个自信,寻找出撬起精彩课堂的支点。同样的,在课堂上也要帮着学生找到这个自信的支点,让他们也找到撬起地球自信。
五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不同的孩子来感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一篇课文,这个孩子看了可能是轻松欢畅,那个孩子读了可能就是惨淡凄凉。何也?文境、情境、心境异也!于是课堂上要尊重孩子们不同的感受,赏识他们有不同的体验,无需使劲把他们感悟出来的一些东西,往教参或者教案上生拉硬扯,让他们尽情的释放一个灵动的自我。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抒情:抒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诗。夜曲本来是一种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随便唱。——《威尼斯》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楚辞·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诗序:“虽漆园筌蹄,已忘言於道术;而陟阳风雨,尚抒情於咏歌。”元赵孟頫《咏怀》之四:“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郭沫若《集外·七请》:“诗非抒情之作者,根本不是诗。抒情用进步的话来说便是表现意识。”抒情是直...
2、多媒体:多媒体(Multimedia)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对语言文字、数据、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跟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流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所展示、承载的内容实际上都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3、徜徉:王蒙原创歌曲《徜徉》,创作于2015年,由王蒙作曲、编曲、演唱,王馨作词。收录在专辑《战役》中。摇滚音乐制作人、混音师老哥(王昕波)担任歌曲和专辑的制作人。王蒙(5张)《徜徉》是一首慢摇歌曲,描写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打拼的心路历程,歌词唱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歌曲的编曲做了很精心的设计。和声部分的演唱是歌曲的一个亮点,王蒙邀请到了优秀的歌手欣雨来演唱和声部分。心里有话要说何必选择寂寞,穿过大街小巷融入漫长车河。还记得多年前那一把目标吗?那些青涩的岁月留给了生活。为什么付出和得到不是同样多,真诚一颗心有时换来了失落。希望别人聆听自己的悲情故事,告诉他们是什么在你心里支撑着。感谢磨练了我们意志的人吧,感谢增长了我们见识的人吧,感谢教导了我们自立的人吧,感谢消除了我们业障的人吧。无论你的故事是否真实我都听,对失落和悲伤的人都用不着同情,人生大起大落还没看到结果,我们依然徜徉在追逐实现的途中。感谢强化了我们能力的人吧,感谢助长了我们智慧的...
4、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甚至更多的学生。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教室,指教师给学生授课的地方,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学生,甚至更多的。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