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桃花的诗句大全

非凡网 35 0

描写桃花的诗句

  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余霞:晚霞。

  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

  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离披:花将谢的样子。

  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千尺雨;连天的细雨。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和:伴随。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碧桃:仙桃。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鲜明的样子。

  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容:打扮。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

  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虞美人: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了她作《垓下歌》。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较少,甚至连本名、种族、出生地、生卒时间、与项羽相识的时间、与项羽相识的过程最终结局全都没有记载。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仅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推测“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关于“姬”这个字,也有一定的说法,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则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总而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

  2、江城子: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和现存晚唐以前文人词中均无关于“江城子”的记载,此调应是晚唐时兴起的词调。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提到《江神子》这个词调名,源自于唐著词曲调。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三十六字三十七字等格式。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全唐五代以《江城子》为词牌的词大约16首,由7位词人创作,其中以韦庄年最长,应是现在知道的最早以《江城子..

  3、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4、桃花:桃花,就是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桃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桃花桃花为落叶乔木。叶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粗锯齿,无毛,叶柄长1-2cm。高可达3~10米。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约5-5cm,具短梗;萼片5枚,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树干灰褐色,粗糙有孔。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平滑。花单生,有白、粉红、红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4月。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密被短绒毛,因品种不同,果熟6~9月。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变种有深红、绯红...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