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绿字的诗句优秀3篇

非凡网 99 0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带有绿字的诗句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带有绿字的诗句 篇一

  1、《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4、《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5、《钓鱼湾》

  唐·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6、《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7、《送人游岭南》

  唐·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8、《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9、《井栏砂宿遇夜客》

  唐·李涉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10、《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带有绿字的诗句 篇二

  送别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辛夷坞

  年代:【唐】 作者:【裴迪】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采绿

  年代:【先秦】 【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绿衣

  年代:【先秦】 【诗经·国风·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古诗十九首

  年代:【汉】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带有绿字的诗句 篇三

  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 《 问刘十九 》

  3、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 《 陋室铭 》

  5、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佚名 《 庭中有奇树 》

  6、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 李白 《 九日 》

  7、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 李贺 《 竹 》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9、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 李白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10、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 储光羲 《 钓鱼湾 》

  11、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 张九龄 《 感遇·江南有丹橘 》

  12、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 春思 》

  13、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 李白 《 长干行·其一 》

  14、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15、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 晏殊 《 清平乐·红笺小字 》

  16、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翁卷 《 乡村四月 》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刘禹锡,自称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

  2、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景云二年(711年),...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