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世界读书日的诗句

非凡网 152 0

有感于世界读书日的诗句

  (一)

  六十年前一学童,糊涂识字也朦胧。

  书窗已共烟霞远,意念未同尘土终。

  收得闲情归夜烛,定将睿智化春风。

  蹉跎唯恐韶光老,奋翼苍茫落照中。

  (二)

  附凤攀龙翔华夏,中国百重育新芽;

  校风教风学风嘉,庆桃贺李遍天下。

  六秩如虹赛花甲,十面强歌千里马;

  周邦心语谁不夸?年丰果硕誉中华!

  (三)

  偷得营生一缕烟,孤灯总向古今贤。

  弱冠墙立三面架,陋室床遗七寸天。

  人肯情怀些布腹,春将花岸满青川。

  可嗟松柏寒霜地,还请明朝返瑟弦。

  (四)

  今逢世界读书天,人类文明著述传。

  播火耕田绳结记,茹毛饮血楮生编。

  英莎西塞宜当看,中圣华贤更可研。

  应赞刘邦能展读,最悲项羽毁华年。

  (五)

  一首诗文一寸心,天涯遗落有知音。

  青蝇苟苟吾相惜,白雪莹莹谁降临。

  啃得闲书无俗气,添些野史正衣襟。

  可怜才智误人处,尽惹儿孙笑到今。

  (六)

  且喜人间正值春,读书日遇读书人。

  纵观句里不胜好,博览书中无限真。

  如玉颜华堪养眼,黄金屋宇可怡神。

  看多眼界更开阔,识广自然心不贫。

  (七)

  辞海书山存造化,诗情雅韵润心灵。

  黄金屋宇怎堪说,碧玉容颜更莫听。

  学问求来须探索,文章懂得要寻经。

  行间扉页珠玑字,融会贯通道理明。

  (八)

  留影果然学者风,翩翩大度一诗翁。

  国学闻见国人览,学林传习学界倾。

  庄周作梦能成蝶,孔鲤过江可化龙。

  淡饭粗茶由我享,良田沃土任君耕。

  (九)

  瀚海行舟涉远涯,书山处处可为家。

  启蒙谆教才思妙,不惑勤学气蕴华。

  吟诵名篇陶自醉,笔耕诗律乐人夸。

  室藏万卷求读破,悟道怡情品韵茶。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汉语成语,读音为rónghuìguàntōng,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出自《朱子全书》。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局匪舟享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用作褒义,多用在学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要没有祝采永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船鸦订体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2、读书: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学习知识的行为。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视野。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拼音:dúshū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秋读图&amp《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舞象采芹,弱冠璐振臂,当国家之巨艰,读书鄙腐儒之章句。”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四:“正是王先生的声音,原来王先生在读书。”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孔颖达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

  3、人类文明:人类文明,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可以指人进化脱离了动物与生俱来的野蛮行径,用智慧建立了公平的规则社会,例如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等。也指文化类的群体,例如佛教文明、道教文明、儒家文明等。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道德礼仪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公平规则制度的建立。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4、世界:世界(2张)世界代称有天地、天下、此岸、世间、万物、世上等,在许多场合,也以全球、寰球(环球)、寰宇(环宇)、国际等词作为代称,通常指人类现今所生活居住的地球,在某些方式解读更广义的世界指的是全宇宙。地球表面可以用一张世界地图来描述,至于人类预测或设计的世界,详见未来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文中的“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并非现代新生名词,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言。世界是人性中所形成的一种格式: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自己对所在宇宙的诠释。人类以世界作为某种格式,把宇宙划分了不同的区域—范围。如:矿物世界、植物世界、动物世界、多重世界、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等。世界的不同,表示不同的活动区域。宇宙中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它们的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自己的世界进行相互的作用,从而来完成宇宙的整体运行。地形排列七大洲示意图(2张)红外线世界空拍:七大洲位置示意图;全世界...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