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泰山的诗句

非凡网 50 0

称赞泰山的诗句

  1、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徐文通《岱宗》

  4、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7、万里江山知何处。——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8、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9、对山河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10、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11、山映斜阳天接水。——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2、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4、况有文章山斗。——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15、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1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17、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18、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19、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20、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贾鲁《登泰山》

  21、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2、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23、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4、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25、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6、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27、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28、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2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描写新年的诗词美丽的诗句古代描写美女的诗句描写孤独寂寞的诗句关于写夏景的诗句描写故乡情的诗句描写古诗词的句子体现自强不息的诗句描写江南的诗词描写古代女子的诗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满江红: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厉声教《满江红·浩浩长江》、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满江红,调名来源说法不一。一说调名咏水草。满江红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一说调名咏江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的美丽景象。一说调名咏曲名。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和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等书记载,唐朱庆余志怪小说《冥音录》中载有“上江虹”曲名,后转易“上”“虹”二字得《满江红》调名。《词谱》卷二十二:“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词为正体,其余各以类列。《乐章集》注仙...

  2、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3、水龙吟: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此调以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等二十四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据说,“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据《北齐书》卷二十九“郑述祖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同时,汉马融《长笛赋》云:“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人们也以龙吟喻笛声,如南朝梁刘孝先《咏竹诗》:“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南北朝诗人庾信《对酒诗》:“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入唐,唐代君王出行有仪仗鼓吹,所奏乐曲有《龙吟声》。据《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载:“大驾卤簿鼓吹,分前后二部。凡鼓吹五部:一鼓吹,二羽葆,三铙吹,...

  4、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7米。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市、济南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