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柳树的诗句有关柳树的诗句(精选28句)

非凡网 48 0

有关柳树的诗句

  1、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4、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7、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頫《东城》

  8、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9、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

  10、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1、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2、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1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4、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5、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16、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莫怪尊前无语,大都分外多情。——晁端礼《朝中措》

  1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1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20、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21、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22、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2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5、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26、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杜荀鹤《御沟柳》

  27、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28、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有关:有关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有关系;关涉,涉及。词目:有关拼音:yǒuguān解释:有关系;关涉,涉及同这个问题有关的事实有关系。茅盾《一个女性》七:“她又深信自己过去的种种似乎都和张彦英直接间接有关。这便是所谓命运罢!”《人民日报》22:“同时讨论研究了一批严重违纪和搞不正之风的事件和案件,并提出意见,由省委和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关涉,涉及。《花城》1981年第2期:“﹝苏永舜﹞接着便和容志行一起研究有关战术上的问题。”本词条未授权duplicate自41021653...

  2、杨柳青:杨柳青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地处西青区西北部,东至中北镇和杨柳青农场,南至张家窝镇,西南至辛口镇,西北至武清县王庆坨镇,北至天津市北辰区,距西青区人民政府7千米,区域总面积4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杨柳青镇户籍人口为96388人。金贞祐二年(1214年),设柳口巡检,置“柳口镇”;1949年10月,称杨柳青镇。截至2020年6月,杨柳青镇下辖17个社区、2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柳口路28号。截至2019年末,杨柳青镇有工业企业566个,其中规模以上4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金贞祐二年(1214年),设柳口巡检,置柳口镇。清雍正八年(1730年),现杨柳青镇境域属天津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3日,中共冀中区八地委前委派工作人员进驻杨柳青,成立了杨柳青市军事管制委员会。1949年10月,隶属河北省,由省直下辖,称河北省杨柳青镇。1951年,隶属天津县,恢改为县级镇。...

  3、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竹枝词“志土风而详习尚”,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常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对于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随着近十数年来地域文化热的升温,竹枝词也愈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各类竹枝词资料集陆续编纂出版,其中,既有分地域编纂的...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