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雪花的诗句

非凡网 90 0

雪的诗句一

  1、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归燕》

  2、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6、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7、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赤谷》

  8、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病橘》

  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10、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铁堂峡》

  11、上参天,傲霜雪。——《杂言诗·八连颂》

  12、石门云雪隘,古镇峰峦集。——《龙门镇》

  13、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晚出左掖》

  14、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送人从军》

  1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16、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冬日归旧山》

  17、月下夜风寒,雪里梅花笑。——《五绝·咏梅》

  18、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端午日赐衣》

  1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望余雪》

  2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

描述雪花的诗词二

  1、《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梅花》

  宋·王安石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3、《梦江南》

  清·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4、《惊雪》

  唐·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5、《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饮马长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2、《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3、《菩萨蛮》

  清·纳兰性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点绛唇》

  清·纳兰性德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时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15、《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6、《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描写雪花的诗句三

  1、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燕塞雪,片片大如拳。——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3、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4、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6、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7、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

  8、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9、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0、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11、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2、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1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4、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15、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16、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7、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刘向《九叹》

  1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9、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20、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高适《别董大》诗的第二首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别董大》【原文】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其一)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

  2、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

  3、塞下曲:《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第二首从凄凉的环境着手,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第三首诗记述了一次征战的全过程,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对戍边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第四首诗写一位将军因战殉国后被埋葬的场面,透露出了作者对朝廷对有功将士的不公,以及对连年征战的批判。塞下曲四首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其二8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其三15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

  4、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