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树叶的诗句古诗

非凡网 229 0

1. 有关风和叶子的诗句

  木兰花(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感遇(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2. 形容风吹树叶的词语

  呼呼、簌簌、呼呼 、窸窸窣窣、沙沙

  一、呼呼 [ hū hū ]

  解释:象声词,形容风声。

  引证:《十月》1981年第1期:“﹝我﹞直立在卡车上,风从我耳边呼呼地吹过。”

  二、簌簌 [ sù sù ]

  解释: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引证: 郭小川 《万里长江横渡》诗:“看前方:大水汹汹,巨浪滔滔,风声簌簌。”

  三、呼呼 [ hū hū ]

  解释:象声词,形容风声,也可以形容火烧声。

  引证:《十月》1981年第1期:“﹝我﹞直立在卡车上,风从我耳边呼呼地吹过。”

  四、窸窸窣窣 [ xī xī sū sū ]

  解释: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五、沙沙 [ shā shā ]

  解释:〈拟〉踩着沙子、飞沙击物或风吹草木等的声音。

  引证: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忽然,扑通一声,惊得他又睁开眼。同时听到沙沙地响,是爪子抓着瓦器的声音。”

3. 描写树叶的古诗,一定要古诗

  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和杜录事题红叶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一叶落 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莲叶 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不好意思,用手机答的,不能换行…= =

4. 描写春天晚上的树叶被风吹的诗句有什么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2113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句》唐 刘媛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

  傍人那得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山房春事二首》唐 岑参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5261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送春》宋 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4102。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桑茶坑道中》宋 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如梦令·春景》宋 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1653,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唐 孟浩然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回歌妓莫停声。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题湖上》唐 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答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以上供参考。

5. 关于叶的诗句古诗大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概述图参考资料: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

  2、象声词: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在汉语里,它只是汉字当成“音标”符号,用来表音,而和字义无关。⑴.嗖嗖嗖⑵.呼--⑶呼啦⑷.扑棱⑸.扑啦啦⑹.蓬⒌鸟儿拍翅声:⑴.扑扑扑......⑵.啪啪啪......⒍鸟儿惊飞声:啪啦--一.野鸡:⒈叫声:⑴.咯咯咯⑵.咕咕嘎嘎⒉起飞声:扑棱棱二.野鸭叫声:⑴.嘎咕--嘎咕--⑵.嘎嘎嘎三.白头翁叫声:咕嘟噜四.乌鸦叫声:⒈刮!刮!呱呱呱哑哑吱哇哇哇⒍呀呀呀刮呀!苦呀!苦呀!哑--五.孔雀叫声:咕咕咕科科科六.喜鹊⒈叫声:⑴.鹊!鹊鹊!⑵.唧唧喳喳⑶.喳.喳.喳⒉惊叫声:吱呀吱呀一.鸽子:⒈叫声:⑴.咕---咕---⑵.咕咕,咕咕咕⑶.咕咕咕,咕咕咕⑵.咕噜咕噜⒉鸽子起飞声:啪啪啪二.杜鹃(布谷鸟)叫声:⒈咕咕布谷......咕咕布谷......⒉布---谷!布---谷!...

  3、树叶: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是平展的,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叶柄—支持这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托叶—保护幼叶。(有些植物没有托叶,有些植物的托叶很早就脱落。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的: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菊有网状脉。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菊有平行脉。关于叶子的精彩摄影作品(44张)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单叶—每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复叶—每个叶柄上长有许多的小叶。树叶标准图(20张)椭圆形形如椭圆,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都是圆形,如樟树、橡皮树、木犀、茶树、黑枣树、樱草的叶。心形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如果是心形倒转,...

  4、风吹:《风吹》是黄静雅原唱的一首歌曲,由敬启者之爱是全奉献作词、作曲,收录在2011年发行的专辑《看月娘》里。歌曲歌词天顶的风吹和白云在讲话风吹和白云位我的头壳顶飞过天顶的风吹和白云在讲话伊讲伊有一寡代志一直想欲作伊讲伊想欲飞去山里去看花伊讲伊想欲飞去田里吃西瓜伊讲伊想欲飞去海浬去抓虾伊讲伊想欲飞去市里去乃街风吹着风吹风吹着风吹你是一只快乐的风吹天顶四界飞风吹着风吹风吹着风吹我嘛想欲飞去天顶和你作阵飞伊讲伊想欲飞去山里去看花伊讲伊想欲飞去田里吃西瓜伊讲伊想欲飞去海浬去抓虾伊讲伊想欲飞去市里去乃街风吹着风吹风吹着风吹你是一只快乐的风吹天顶四界飞风吹着风吹风吹着风吹我嘛想欲飞去天顶和你作阵飞风吹着风吹风吹着风吹你是一只快乐的风吹天顶四界飞风吹着风吹风吹着风吹我嘛想欲飞去天顶和你作阵飞...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