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
青春易老,红颜易逝,如这花朵一样,加上内心的烦闷,唯有写一首小词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烦闷。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鉴赏
《如梦令》是词牌名,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度曲,因词中叠言“如梦,如梦” 故改为今名,又名《宴桃源》。单调,三十三字,仄韵。。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一首清新可人的小词。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词作就截取了词人生活中一个平常的断面来写,不但写得情韵浓厚,情真意切,而且暗示了词人惜花之情。全词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雨疏风骤”即雨点稀疏,风声急骤。“浓睡”即沉睡。“残酒”即残余得酒意,也就是酒还没有完全过去。意思是说,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词人选择了春天的一个夜雨之后的早晨为背景,词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因为“浓睡不消残酒”,所以,词人接着写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卷帘人”这里指侍女。意思是说,试问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侍女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这里,词人在词作中,用了对话的表现方法,我们对此改写如下:
(清晨,凉风习习。词人醒来,揉揉朦胧的睡眼,伸伸懒腰,懒洋洋躺在床上,一会,眼睛朝窗外看了一眼。)
李清照对侍女问道:“昨晚下雨了,也吹风了,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
侍女漫不经心地,也没有向窗外看一眼,就回答说:“海棠化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的。”
(李清照看了一眼侍女,侍女毫不在意,低着头干着自己的事。)
李清照听了侍女的话,有些伤感,就对侍女说:“不对啊!”
(侍女看看李清照。)
李清照说:“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现在应该是花少叶多啊!”
李清照慵懒地躺在床上,静静睡着!
我们从这一问一答,可以感受到词人对花的珍惜,对美的消失而伤感。这与侍女的无心与随意形成了对比。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词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红色代指花,以绿色代指叶。同时,词人还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强调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也是李清照的生活经验的结论。“落红”意味着美的消失,春天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暗示了岁月的流逝,所以,人们往往为之伤感。伤春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所谓伤春,就是对春的美好而易逝的伤感,往往触景生情,联想到人生青春之美的短暂,不由自主地为之伤感。这里的“红肥绿瘦”就比喻了春的易逝,美的消失。我们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处境,词人美丽的年华已经逝去,过着孤苦伶仃的老年生活,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引发了情思意绪,想到自己过去的美好时光也一去不复返。而今自己就正如这“雨疏风骤”中的“海棠花”,不但“物非人非”了,而且漂泊异乡,孤独之感,漂泊之恨,孤苦之独,失夫之痛等,一起涌上心头,哪能不“绿肥红瘦”,引发了无尽的人生伤感。
在艺术上,首先,全词造语工巧而又平淡天然。其次,含蓄蕴藉。再次,借代(绿肥红瘦)和比喻(以花喻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歌的结尾,诗人不说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第四,结构上的起承转合。第五,对话方式的运用。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海棠花:海棠花,株型开展、枝条细长;花朵单瓣、浅杯状,米黄色、盛开后呈粉色、尔后呈蓝灰紫色;花径6cm;气味几乎无;花期夏季至秋季。主要特性:优质主要用途:观赏气候带:温带,寒温带特征特性:株型开展、枝条细长;花朵单乘挨瓣、浅杯状,米黄色、盛殃樱地循开后呈粉色、尔后呈蓝灰紫色;花径6cm;气味几乎无;花期夏季至秋季具体用途:用于篱桨润剃邀栽、汗键戏容器栽培或作为背风墙上的攀缘植物效果很妹腿乎好观测地点:株型开展、枝条细长;花朵单瓣、浅杯状,米黄色、盛开后呈粉色、尔照篮屑后呈蓝灰紫色;花径6cm;气味几乎无;花期夏季至秋季...
2、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是一首摇滚乐对话哭嫁歌的创意作品,与素乐团的《子》《乡下人上北京》《莫骂娘》等歌曲构成“摇滚+非遗”系列。歌曲由湘西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永顺县委宣传部、永顺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永顺县非遗中心等单位的联合支持。《绿肥红瘦》女人出塞外是没有选择男人不渡江也没有选择选怕选错了不选也错了错也就错了丈夫做英雄天总黑得早新娘旧成娘冬梅颜色好得也得过了失也失过了哭笑都对了人生是一时传诵的诗我偏偏写成歌唱的词如果无人迁就就说一个愁人生是百思不解的诗我偏偏写成歌唱的词如果命运嘶吼就说一个瘦头发懂得时间时间却不懂得皱纹皱纹懂得笑笑却不懂得泪而泪懂得血泪是男人血也是女人药泪是男人符也是女人咒哭永远比唱忠诚唱似乎比哭世故真哭的越来越少假唱的数不胜数土家语哭嫁:人呐……可以通过女的去了解男的人呐……莫通过男的去了解女的人生是一时传诵的诗我偏偏写成歌唱的词如果无人迁就就说一个愁人生是百思不解的诗我偏偏写成歌唱的词如果命运嘶吼就说一个瘦如果命运奔...
3、夜雨:《夜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风格。诗人通过描绘夜里风雨纷纷的场景,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其相爱女子“东邻婵娟子”湘灵真挚的思念之情。夜雨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①。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②。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③。况此残灯夜④,独宿在空堂⑤。秋天殊未晓⑥,风雨正苍苍⑦。不学头陀法⑧,前心安可忘⑨。①乡:家乡。②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③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④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⑤空堂:空屋。⑥晓:到来,来临。⑦正:此时。苍苍:纷纷。⑧头陀:苦行僧。⑨安:怎么。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她在遥远的异乡我不能去靠近,没有哪一天不朝着她的方向远望。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
4、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此调本名《忆仙姿》。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词谱》以庄宗词为谱,将第三句“长记欲别时”改为“长记别...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