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结尾的古诗句汇总200句

非凡网 74 0

经典唯美伤感古诗句

  1、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2、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3、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4、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5、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7、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8、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9、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

  10、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2、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

  13、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14、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15、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1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7、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8、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19、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2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1、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牛峤《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

  22、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23、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2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5、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26、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27、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8、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9、闷损阑干愁不倚。——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30、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王昌龄《青楼怨》

  31、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2、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33、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34、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3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6、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7、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8、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39、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42、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4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46、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

  47、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4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9、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0、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51、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52、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锺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53、年年拚得为花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54、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5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6、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李白《怨歌行》

  57、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58、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59、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60、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61、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62、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63、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64、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65、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66、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午日观竞渡》

  67、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68、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69、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70、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汇总:汇总,汉语词语,意思是把各种材料或情况汇集到一起。汇总:把各种材料或情况汇集到一起。汇集到一起。吉学霈《要不准的数字》:“他规定:各社的会计,必须于每天下午九点钟以前,把各社当天完成的改田数字在电话上报给他;然后,他好汇总起来报给区里。”茹志鹃《如愿》:“总之,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有叫她高兴的,也有叫她苦恼的,但是这一切汇总起来,却使何大妈感到幸福。”用路由协议将几个地址或网络用一个网络来表示叫汇总。汇总,也称为超网,通过将多条需要单独通告的路由信息组合在一个通告中,它可以为路由更新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带宽并缩减了路由器的处理时间。...

  2、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

  3、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等。“水调歌头”词调来来源于《水调》曲。《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脞说》也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碧鸡漫志》卷四引)杜牧《扬州》诗“谁家唱水调”句自注亦说:“炀帝凿汴河成,自造《水调》。”(《樊川诗集注》卷三)虽然《水调》究竟是开汴河前还是汴河开成后所制,三家说法不一,但为炀帝自制,则...

  4、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