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老师的古诗
《春夜喜雨》
唐代诗人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新竹》
清代诗人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赏析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门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明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诗人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赏析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新生力量:《新生力量》是连载于17K小说网的一部悬疑小说类网络小说,作者是白自在。我是白自在,我的好友蒋作惨死在婚礼现场,为了查明真相,我经历了一场离奇、诡异的冒险,梧桐村神阿婆的秘密、云军县的神秘事件,寻找小辣椒的旅程。。。跟我一起揭秘死亡仪式!楔子第一章蒋作的喜帖第二章喜事变丧事第三章一脚踹断拦杆第四章不好的想法第五章偶遇李春国第六章监控里的笑容第七章神秘蝴蝶玉佩第八章陷入困境第九章奇怪的老妇人第十章重回梧桐村第十一章管钟海的死亡第十二章神阿婆的警告第十三章将他们都关起来第十四章桌子上的纸条第十五章庄翠翠第十五章管大力之死第十六章庄翠翠的秘密第十七章神阿婆的心机第十八章小辣椒的信第十九章似曾相识的女人第二十章居然是她第二十一章51事件安全管理局第二十二章湘潭路324号第二十三章消失的脚印第二十四章黄基良的过往第二十五章张天佑的套第二十六章新生力量第二十七章图腾第二十八章神秘斗篷人第二十九章小和尚撒珠变罗汉第三十章小和尚败,生死一线咟喥...
2、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3、一代新人:《一代新人》是威尔莫利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作品简介航空寄自印度加尔各答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四日华盛顿吉恩·阿巴雷特夫人收亲爱的姐姐:我找到了。我亲眼见到了。因而我确信我的生活有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这就是当一个海外调查员,为我姐姐在人类学研究上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怪念头服务。不管怎么说,这反正比百无聊赖的生活强。我一点不想回家,也不想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我这个人神经过敏,萍踪浪迹。你知道,我在卡拉奇被解雇了。我很乐意做一个退伍军人和旅行家,但是只消几个星期我便厌烦得要发神经了。所以你给我派差,我是很高兴的。现在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4、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拼音:táolǐmǎntiānxià)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韩诗外传》。“桃李满天下”比喻推荐的人才或培养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比喻培养的人才或学生)。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含褒义。也说“桃李遍天下”。“桃李”一词,最早见于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后世遂有“桃李满天下”这一俗语。“桃李满天下”一词最早见于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子质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经他指教的学生中,有好多人都在朝廷中得到了提拔。后来因为子质得罪了魏文侯,所以他不得不逃离魏国去了北方。在路经山东时,子质巧遇了一位叫子简的学者,有着满腹委屈的子质向子简发起了牢骚,埋怨那些他教过的人忘恩负义。子简听后,就很率直地跟子质说:“春天种下的桃树和李树,...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