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水节气特点的古诗

非凡网 35 0

描写雨水节气特点的古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寒(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减字木兰花(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

  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

  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九日寄秦觏

  陈师道〔宋代〕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元稹〔唐代〕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辛弃疾〔宋代〕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渡黑龙江时连雨水涨竟日乃济

  杨慎〔明代〕

  飞昚朝暾霁,停骖午漏分。

  客心随水急,人语隔江闻。

  雨过添清气,风生爱縠纹。

  中流归棹稳,跂望有来群。

  是日大雨水涨

  方回〔元代〕

  三桥北畔清湖水,双塔西边晓日楼。

  展转愈知吾事拙,因循复作半年留。

  海风石首随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

  时节不殊荣悴异,腐儒杯酒暂忘忧。

  描写二十四节气雨水的古诗

  描写立春时节天气特点的古诗

  描写立春天气特点的古诗

  关于节气雨水的古诗

  关于雨水节气的古诗词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节气: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廿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

  2、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拼音:quànjūngèngjìnyībēijiǔ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元老二”。②使:出使。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⑤浥:湿润。⑥客舍:旅店。⑦更:再。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⑨故人:老朋友。送元二使安西作者: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

  3、周邦彦: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近人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周邦彦生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

  4、木兰花:木兰花,落叶小乔木,高可达5米。木质有香气,小枝紫褐色。芽有细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托叶痕。花两性,单生,顶生,有六枚花瓣,外面紫红色,内面近白色;雌雄蕊多数,雌蕊群无柄。有三枚萼片,黄绿色、披针形,约为花瓣的1/3长。果实矩圆形。根肉质。原产我国中部山地混交林内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m的山坡杂木林中,主要在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栽种。木兰花(5张)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花朵开放时傲立枝头,纯白圣洁,因为木兰花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所以木兰花开时满树洁白,毫无杂色,让人陡生敬仰之感。木兰花花语是高尚的灵魂。木兰花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5-3m或更高。树皮淡灰褐色;小枝细长,疏生细长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冬芽椭圆形或长圆形,被棕色有光泽的短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托叶痕长为叶柄的1/2;叶片披针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6-14cm,宽4-10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