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的诗词《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

非凡网 61 0

蒋捷的诗词《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在异乡途中乘船漂泊的凄冷愁闷,表达了倦懒思归之情,以及韶逝的感慨。上片写的是自己在吴江船上的所见。作者乘船在异乡途中漂泊,心情自然有些懒倦,所看的虽是亮丽春景,却生出了莫名的忧愁,岸上的酒帘,胜景秋娘渡、泰娘桥,在他的眼里显得是那样的乏味和无趣。心情本来不好,再加上糟糕的天气,风也萧萧,雨也凄凄,令人心生凉意,更是不愿意在这里多待上半刻了。下片作者的思绪飘回了温暖的家中,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屋子熏炉里燃着心字形的盘香,那感觉该有多好啊!“银字”和“心字”给作者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元素,与作者此刻的凄苦形象对比,内心的思家情绪实在是令人难以抑制。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三句绝妙,是画龙点睛之笔。春光容易流逝,把人给无情地抛弃了,人哪能追得上它呢?作者又从温馨的回忆转回了冰冷的现实。“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了两种不同的植物,樱桃是在夏季成熟,芭蕉也是在夏季转绿,一“红”一“绿”之间,将春光渐渐消逝,初夏缓缓来临的过程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是对时序的暗示,也是对韶华流逝的进一步阐述。樱桃果红,芭蕉叶绿,花落花开,黄绿相承,大自然年年如此,这是万年不变的定则。可是对于人来说,绿肥红瘦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更进一步来说,家国一旦灭亡,还能重新再来吗?作者紧紧抓住了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春夏之际的变化特征,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十分生动,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感叹,感叹的同时,尽是亡国之痛。“流光容易把人抛”,流光为何容易把人抛,作者并没有直说,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大类辛弃疾“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实在是欲盖弥彰,抛弃作者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流年,更包括自己所深深眷念着的故国。

  扩展阅读:蒋捷的简介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清代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史达祖)较贞,视梦窗(吴文英)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蒋捷的词作,被古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如:“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贺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故后人又称其为“樱桃进士”。蒋捷有《竹山词》、《小学详断》等著作传世。存词90余首。周铁镇竺山有蒋捷墓。

  扩展阅读:蒋捷的词作成就

  蒋捷的词大多情调凄清。他没有正面地直接反映时代的巨变,而是采用“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女冠子》)的方式,于落寞愁苦中寄寓感伤故国的一片深情。如“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高阳台》),“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贺新郎》),“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梅花引》)等,都包含着山河易色、无处容身的悲哀。《虞美人·听雨》通过听雨一事,概括了作者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不同感受,身世家国之感极为痛切,其中“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二句尤其悲壮苍凉。但他的词又不尽是低沉暗淡的情调,时而振起一笔,开扩意境,呈现清丽色彩。如《贺新郎·秋晓》本写“万里江南吹箫恨”,却于月影微黄的院落中点缀上青花、红枣,再推向白雁横天、楚山隐约的远景,使词中所表现的忧伤苦闷之情不致于过分沉抑。《一剪梅》写“舟过吴江”,其中“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句,也冲淡了伤逝怀归的悲凉气氛。所以周济称其“思力沈透处,可以起懦”(《宋四家词选》)。这当然与其词“炼字精深,调音谐”(《四库全书总目》)也是分不开的。对竹山词的评价,前人意见分歧很大。贬之者如冯煦,认为其“词旨鄙俚”“不可谓正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陈廷焯更认为在南宋词人中“竹山虽不论可也”(《白雨斋词话》)。那是用姜夔、张炎的词作为标准来衡量的,实属偏见。刘熙载的看法与此相反,他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其思视梦窗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艺概·词曲概》)称竹山为长短句之长城,固属过誉,但他从词品与词法两方面充分肯定了竹山词,还是颇有见地的。

  总之,竹山词思想内容较充实,写作方法和风格多样化,不失为南宋高手之一。

  篇一:《清晨》挽起一缕早风,泼洒一处处的晶莹,青草随风摇动,在清晨睡眼朦胧,早起的鸟儿,耳畔边鸣叫,未见那飞翔的身影,微风泛起水面涟漪,打散了水平如镜,东方微现的朝霞,将淡淡的云彩染红,怡人的清晨啊!

  《南乡子•山果熟》五代•李珣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赏析】小令描写的是江南秋季之景。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是瓜果飘香的时候,江南也不例外。

  《吴兴杂诗》清代•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赏析】吴兴即现在的浙江省湖州市。湖州自古风景如画,是的旅游盛地,也是作为江南风物的代表之一。

  《望江南•闲梦远》(其一)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赏析】这首词描写江南春景,描摹生动,笔笔见情。首二句概括江南地区,春暖花开之美景。

  《诉衷情近》宋•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意境的现代诗篇1:《摇篮歌》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睡呀,宝宝,蜜蜂飞的真轻。

  哲理的现代诗篇1:《北河沿的路灯》有密密的毡儿,遮住了白日里繁华灿烂。悄没声的河沿上,满铺着寂寞和黑暗。只剩城墙上一行半明半灭的灯光,还在闪闪烁烁地乱颤。

  《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赏析】前两句写枯荷和残菊。荷和菊同为花中不俗之物,皆性情高洁,不与世争。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贺新郎: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该词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代表作有南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南宋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南宋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贺新郎》词调起于北宋,盛于南宋,衰落于金元。《贺新郎》由北宋苏轼首次填写,是宋代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调。对于《贺新郎》词调的来源问题,众说纷纭,至今无确切结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家是宋人杨堤和胡仔。因杨堤和胡仔二人的分歧衍生出两种观点,一种如杨堤所言,《贺新凉》是词调本名,《贺新郎》一名为后人误传;另一种观点认为《贺新郎》是词调本名。对于此二种说法,或同意第一种观点,如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载:“词云‘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

  2、一剪梅:一剪梅:词牌名一剪梅:费玉清演唱歌曲一剪梅:张明敏演唱的歌曲一剪梅:楚翎翼词一剪梅:费玉清歌曲一剪梅:一剪梅·今宵别后一剪梅:电影《夏洛特烦恼》主题曲一剪梅:朗嘎拉姆演唱歌曲一剪梅:1931年卜万苍执导电影一剪梅:卓依婷演唱的歌曲一剪梅:曹颖演唱歌曲一剪梅:1984年寇世勋主演台湾中视出品电视剧一剪梅:一剪梅(秋雨感悲)一剪梅:黑鸭子演唱歌曲一剪梅:张可儿演唱歌曲一剪梅:唐寅诗作一剪梅:李纲词作此页面非法duplicate自41021653...

  3、吴江:吴江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全区总面积117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积6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0%(均不包括所辖太湖水面)。截至2019年6月,吴江区下辖4个街道、7个镇。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吴江区常住人口为1545023人,占苏州市的12%。公元909年,吴江建县;1992年,吴江撤县建市;2012年9月1日,吴江撤市设区,为苏州市吴江区。吴江地处江南水乡,河湖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吴江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吴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形成了蚕桑丝绸文化、水乡古镇文化、千年运河文化、莼鲈诗词文化、国学文化和江村富民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拥有140多位著名历史人物,较杰出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清代天文学...

  4、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有些辞典上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或者注释“长短句”为“句子长短不齐的诗体”。这两种注释都不全正确,在宋代以后,就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所谓“长短句”,这“长短”二字,有它们的特定意义,不能含糊地解释作“长短不齐”。杜甫诗云:“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计东注云:“长句谓七言歌行。”但是杜牧有诗题云:“东兵长句十韵。”这是一首七言二十句的排律。又有题为“长句四韵”的,乃是一首七言八句的律诗。还有题作“长句”的,也是一首七律。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七言歌行,他自己在序中称之为“长句歌”。可知“长句”就是七言诗句,无论用在歌行体或律体诗中,都一样。不过杜牧有两个诗题:一个是“柳长句”,另一个是“柳绝句”,他所说“长句”是一首七律。这样,他把“长句”...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