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古诗赏析李煜的诗

非凡网 58 0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古诗赏析李煜的诗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相关推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二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三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简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创作背景

  李煜《虞美人》阅读训练附答案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虞美人: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了她作《垓下歌》。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较少,甚至连本名、种族、出生地、生卒时间、与项羽相识的时间、与项羽相识的过程最终结局全都没有记载。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仅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推测“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关于“姬”这个字,也有一定的说法,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则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总而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

  2、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

  3、春花秋月:剧情截图(11张)出身小康人家美丽非凡怀有志向的女大学生霍雨菡,就在这种严峻背景下登场了。她从求学的上海刚回家乡,展现在她面前的是自己家已被大火吞灭,父母被杀,昏迷之中被浑身匪气的李显豪派人绑架,竟塞入大木箱当作礼物送给刘占金。无恶不作的李显豪不但与刘的二姨太张凤媛勾搭成奸,还在平山一带大肆贩毒走私,形成人人谈虎色变的黑恶势力。大权在握的广州国民政府专员侯筑城来为革命军筹措军饷,并负有扫毒打黑的重任。故事序幕由此拉开,霍雨菡立刻卷入命运激流的漩涡,她的人生故事不得不在自己的故乡小镇重新开始。伤心欲绝的霍雨菡,为了复仇,她留在了高深莫测、贪欲横溢、阴风鬼气的刘家大院,并在抗争中求生存,在苦难中求幸福,在追求中求理想。同雨菡一样,刘家大少爷刘振邦也正遭受着命运的折腾,父亲强迫他从北平回来继承家业,共同对付威胁刘家的邪恶势力,使一个艺术型的青年不得不面对太多的丑恶、倾轧甚至血腥,他痛苦悲愤想挣扎却在父爱压力下苍白无力。就在这种险恶莫测...

  4、李煜: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概述图李煜像来源:《三才图...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