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洪水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洪水的诗句有:
1、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佚名《商颂·长发》
2、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3、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李朝威《柳毅传》
4、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 ——孔德绍《王泽岭遭洪水》
5、佳人但莫吹参差,正怜月色生酒卮。 ——皎然《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
6、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佚名《唐受命谶》
7、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佚名《劝进疏引谶》
8、天津桥畔火光起,魏王堤上看洪水。——佚名《洛城五凤楼中歌》
9、吾观天之意,未必洪水割。——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10、遇荒年,每常见。就中今年,洪水皆淹偏。——静端《苏幕遮》
11、肢销洪水脑,棱耸梵天眉。——陆龟蒙《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12、一郡皆传此庙灵,庙前松桂古今青。山曾尧代浮洪水,。——韦庄《耒阳县浮山神庙》
1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
14、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董嗣杲
15、今岁洪水割,怀襄颇不异。巨浪落高崖,排蹙万石坠。周原昔禋禋,一朝化碛地。——归有光
2.描写洪灾的句子
1.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奔来,势不可当。
2. 道路中间的树被刮得东倒西歪,倾盆大雨很快使门前的公路变成了泽国。
3. 大雨和大风加在一起造成了洪水泛滥。
4. 暴风雨的同时发生引起了洪水泛滥。
5. 许多人因洪水泛滥而无家可归。
6.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
7. 雨一直下,纵多地区已经洪水泛滥,不知这雨何时才能停。
8. 那天晚上如吼的雨声,大得让人有几份惊骇与不安,第二天早早起来,出门的时候雨还在下着,走到南桥头,远远地看见暴涨的河水像疯狂的野兽,挟裹着玉米杆、树苗,汹涌地向西奔去。
9. 一朵葵花像一张瞬间凝固的笑脸,被咆哮洪水拖进了漩涡。站在桥头我心里一紧,奔腾的洪水在河床里飞溅着,看得我一阵眩晕,心中更增添了一份担忧与后怕。
10. 淇河每年都要发大水,滔滔洪水,浊浪排空,人们隔河相望,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11. 多少人因过河被洪魔吞噬,多少牲畜、财物被洪水卷走,人们望河兴叹,愁肠百结,欲哭无泪。
12. 今年的的那几场大雨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没有过渡,没有起承转合,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像是天倾了需要女蜗来补一般,没有停歇的迹象,满世界都是阴沉沉的,让人迷失在季节的错位里,老天爷似乎在考验人类耐心的极限。
13. 肆虐的洪水在城市、村庄、田园虚情假意地笑着,乐此不疲地做着残酷的游戏,并一次次将这个游戏向一个所谓的高潮推去,在城市与乡村里淋漓尽致地表演,在黑夜里扮演凶恶的鸱枭,让生命在浮沉期间。
14. 肆虐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扑向了深夜中熟睡的人们,当人们互相叫喊着冲出门的时候水已经到腰部以上了,惊慌的人们在黑暗中互相叫喊着、搀扶着向街后的山坡上逃命。
15. 中午,天黑沉沉的,像玉帝打翻了墨汁瓶。突然,轰隆隆的雷声响起来,紧接着,一道闪电像划破了天空。不一会儿,黄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打在地上劈里啪啦直响。
16.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17. 波涛汹涌,山崩地裂,排山倒海,努浪涛天,惨绝人寰暴雨更猛,狂风更紧,洪峰更狠,它冲向围堰和混凝土高墙的连结口,刚刚填堵起来的连结口上漏水了,两个碗口大的洞口,喷射着泥浆一般的黄水。
18. 洪水犹如疯狂的野马一路狂奔而来。
19.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20. 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不断冲入早已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在拍打着岸边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震撼了观望者的心.
21.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22. 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路上行人刚找到一个避雨之处,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
23.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3.描写洪水的诗词
《王泽岭遭洪水》
年代: 唐 作者: 孔德绍
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
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
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
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
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
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
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
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
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
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
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陧杌。
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
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
栖危或得命,其奈服食阙。
号天天不闻,不若就灭没。
瀑派裂青山,溪岸奔尸骨。
杵臼埋虚沙,蛇虺出深窟。
边方乘孔殷,糜烂事征伐。
民生不奠枕,复罹此酷罚。
隐忧非一端,国脉存如发。
检涝亦具文,民力各已竭。
岂知坐困穷,终岁常矻矻。
奉行亦漫尔,持论敢躐越。
步步涉坑堑,路梗劳舆卒。
归愁强就床,魂梦随恍惚。
《乾元山洪水》
年代: 宋 作者: 释永颐
乾元山头洪水发,溪朋长蛟潜同察。
两岸居人莫等间,年深物怪终腾拔。
往岁邻封遭水变,只道溪流净如练。
倏忽人数完里间,夜半平沈皆不见。
东南地坼乾坤浮,几番赤子葬洪流。
神龟去后不复返,休看浪打石人头。
4.形容“大水”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7.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8.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9.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10.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水灾的诗
(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和狂风接连不断的来自高空倾盆如珠散落到地层吞噬了小镇和大城一片汪洋的大水滚滚的流动漫无边际看不到岸就像这张广阔的天空所有的东西卷入其中有的早已下落不明洪水是如此的无情但人间还依然拥有感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诚让所有的人为之感动洪水无情人有情即使它来得多凶猛也抵挡不了爱的永生深情的眼眸亮着水晶纯洁的没有斑点作弄洪水无情人有情即使它来得多汹涌也阻止不了情的产生人与人的心灵已相通奉献自己的爱到永恒(二)暴雨夹杂着狂风怒吼声震破天穹如珠灌满地表层灾难让人心惊恐洪水淹没好心情人心惶惶有几重伸出援助两双手给予我们的温柔不能给太多物质只能在远方祝福希望雨后的天空能挂着一道彩虹洪水无情人有情人世遍地是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我们每人心中你帮我来我帮你大家同患难与共洪水无情人有情人间一片真感情大家都是中国龙生活不同的天空有一颗共同心灵一起面对雨和风去迎接别样天空洪水无情人有情。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洪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亦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洪水中的城市我国幅员辽阔,大约3/4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防洪重点的东部平原地区,如辽河中下游、海河北部平原、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以及沿江一带)、珠江三角洲等,它们在地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位于湖泊周围低洼地和江河两岸及入海口地区。另外,东南沿海一些山区和滨海平原的接合部,也属于洪水危险程度较大的区域。它们大多都在受洪灾影响最大的是洪泛区。我国有洪泛区近100万平方公里,全国60%以上的工农业产值,40%的人口,35%的耕地,600多座城市,主要铁路、公路、油田以及许多工矿企业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洪灾洪水灾害是我国发...
2、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3、陆龟蒙: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陆龟蒙举进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约中和元年(881年),陆龟蒙去世。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下诏,追赠为右补阙。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其诗求博奥险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情别致,自成一家。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收入《唐甫里先生文集》。(概述图参考资料)陆龟蒙小时候就很聪明开悟,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通晓《六经》要旨,尤其精通《春秋》,擅长写文章,尤其能言谈说笑。咸通六年(865年),陆龟蒙到睦州,拜谒刺史陆墉。咸通七年(866年),陆龟蒙作《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咸通九年(868年),陆龟蒙应试进士未中。咸通十年(869年),皮日...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