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哲理(包含事物哲理的诗句)

非凡网 25 0

诗中有哲理(包含事物哲理的诗句)

  近期可能很多人都在关注诗中有哲理相关的内容,今日小编也是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 诗中有哲理 相关信息并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他本是太子,但早逝,无奈只能与一国之君失之交臂。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史称《昭明文选》。这部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可见他在我国文坛史上也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他便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今天,我们来欣赏萧统十首诗词,感受其文字的魅力。

  提起萧氏,那就不得不提到西汉时期的萧何,萧衍与萧统都属于萧何的后代。不过,在我历史上,萧衍的存在感要远远超过其子萧统,毕竟萧衍是南朝萧梁的开国之君,而萧统仅仅活到三十一岁便离世。据史料记载,萧统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仅仅1岁多,父亲萧衍对其寄以厚望,因为萧统确实从小就展现出高人一筹的才华。

  据说,少年时期的萧统便展现出过人的本领。他仪态优美,举止端庄,好读书,勤读书,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文章诗歌随笔即来。值得一提的是,萧统身为太子,他有博爱之心,十二岁的时候观看审犯人,看到卷宗后,觉得犯人过错情有可原,应该从轻发落。父亲萧衍得知萧统的做法后,深表欣慰并对他赞许有加。

  在我国历史上,萧统主持编辑的《文选》影响力巨大,是后人研究萧国重要的资料,而且在隋唐时期《文选》一直受到重视,其被视为华夏文明的精华所在,因此,萧统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所以,因为萧统勤于读书,也因为《文选》巨大的影响力,在我国出现十余处与他有关的历史遗迹,也是后人对我国华夏文化传承的尊敬。

  作为文人,萧统也有极为推崇的文人,这个人便是陶渊明。他对陶渊明的评价独具慧眼,推崇后者的审美观及文学观,其实也是对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一种宣泄,也就是说推陶渊明的同时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

  由于其本身受到儒学思想的影响,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同时又加强心情的修养,经过多重实践,让其形成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于一身的人生观和处世观。为此,在他的诗文中,不难发现,格局较高,境界超凡脱俗。

  另外,萧统对谢灵运也极为推崇,因为在后者作品中,能够让人从山水田园诗中体会到人生哲理与解决办法。这是因为,萧统处于宫廷之中,深受政治斗争的影响,他设身处地,内心痛苦与挣扎之中,谢灵运的文字让其感同身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为我国文学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南朝文学家萧统十首诗作,感受其文字背后的人生哲理与超凡脱俗的境界。

  细言

  萧统〔南北朝〕

  坐卧邻空尘。凭附蟭螟翼。

  越咫尺而三秋。度毫厘而九息。

  咏同心莲诗

  萧统〔南北朝〕

  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

  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将进酒

  萧统〔南北朝〕

  洛阳轻薄子,长安游侠儿。

  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

  长相思

  萧统〔南北朝〕

  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

  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

  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

  拟古诗

  萧统〔南北朝〕

  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

  念人一去许多时。眼语笑靥近来情。

  心怀心想甚分明。忆人不忍语。

  衔恨独吞声。

  弓矢赞

  萧统〔南北朝〕

  弓用筋角,矢制良工。

  亦以观德,非止临戎。

  杨叶命中,猿堕长空。

  咏弹筝人诗

  萧统〔南北朝〕

  故筝犹可惜,应度几人边。

  尘多涩移柱,风燥脆调弦。

  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

  春日宴晋熙王诗

  萧统〔南北朝〕

  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

  国难悲如毁,亲离叹数穷。

  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

  幸兹同宴醑,引满爱樽空。

  赋书帙诗

  萧统〔南北朝〕

  擢影免园池,抽茎淇水侧。

  朝映出岭云,莫聚飞归翼。

  幸杂缃囊用,聊因班女织。

  一合轩羲曲,千龄如可即。

  饯庾仲容诗

  萧统〔南北朝〕

  孙生陟阳道,吴子朝歌县。

  未若樊林华,置酒临高殿。

  以上就是关于诗中有哲理 相关问题啦,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诗中有哲理问题,关注我们的下次更新哦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酉阳桃花源五柳广场雕塑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

  2、哲理: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形态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典型作品:《重大人生启示录》。它也可以泛指一切价值观和生活智慧。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它是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形而上学的机制;关于宇宙和人生根本的原理。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为什么会有结构。人认识事物是从片面,不完整开始的。老子:一般人看到事物的正面却看不到反面,事物有矛盾性的。一个正方体不是从一面就看清的。老子:有“无”这个概念,就会有“有”这个概念。因为“无”这个不完整,故就有了“有”。互补所以就有了结构。只有一个无或有都是片面的。如果把“无”用数学符号—,“有”用+表示;赋予它性质......自然有结构在客观世界上其中一个符号代表它的属性,如速度,能量等等值。笛...

  3、超凡脱俗:超凡脱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āofántuōsú,意为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凡:超过凡俗。指特别,异乎寻常。超然于尘世之外。脱俗:脱离世俗,不沾染俗气指出家为僧、道郑逸梅《我与文史掌故·集札》:“很自然的在疏书朗朗的八行笺中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联合式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超世绝伦、气宇脱俗、超尘脱俗凡夫俗子、俗不可耐、平淡无奇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52章:“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4、南北朝: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东晋(东晋一朝与西晋合称为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