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日的诗句

非凡网 54 0

带日的诗句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杜甫《赠花卿》

  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6、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先秦·屈原《离骚》

  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汉乐府《长歌行》

  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10、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12、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白居易《长恨歌》

  1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15、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汉·卓文君《白头吟》

  1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1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8、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清·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9、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先秦·屈原《离骚》

  20、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唐·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2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宋·曾几《三衢道中》

  2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唐·李白《蜀道难》

  25、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宋·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6、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先秦·佚名《越人歌》

  2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宋·王禹偁《清明》

  28、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9、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3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1、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汉·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33、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明·钱福《明日歌》

  34、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

  3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38、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先秦·屈原《离骚》

  39、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明·钱福《明日歌》

  40、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白居易《卖炭翁》

  41、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先秦·屈原《九歌·国殇》

  4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3、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佚名《陌上桑》

  4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4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先秦·屈原《离骚》

  46、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汉·司马相如《凤求凰》

  47、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明·钱福《明日歌》

  48、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唐·白居易《观刈麦》

  49、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5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唐·元稹《**》

  5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魏晋·曹操《短歌行》

  53、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4、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汉·司马相如《凤求凰》

  55、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白居易《长恨歌》

  56、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7、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58、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5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60、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61、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先秦·屈原《离骚》

  62、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唐·白居易《长恨歌》

  63、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先秦·屈原《离骚》

  64、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先秦·屈原《离骚》

  6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6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锦瑟》

  6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6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二首》

  7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7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7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73、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五代·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74、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5、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明·钱福《明日歌》

  76、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钱福《明日歌》

  77、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78、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79、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

  80、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8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8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3、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4、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85、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唐·白居易《长恨歌》

  8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8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8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描写新年的诗词关于写夏景的诗句美丽的诗句古代描写美女的诗句描写孤独寂寞的诗句描写古诗词的句子描写故乡情的诗句古人描写庐山的诗句描写风景优美的诗词古诗中含有鸟的诗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1)重色思倾国(2),御宇(3)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4)天生丽质(5)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6)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7),温泉水滑洗凝脂(8)。侍儿(9)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10)时。云鬓花颜金步摇(11),芙蓉帐(12)暖度春宵。春宵(13)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14),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15)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16),可怜(17)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8)。骊宫(19)高处...

  2、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汉末建安中庐江2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

  3、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一说蜀郡成都人,一说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详见“人物争议”部分)。“汉赋四大家”之一,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被誉为“赋圣”、“辞宗”。少名犬子,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景帝时,以赀为郎,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后病免,客游梁。善辞赋,作《子虚赋》。及梁孝王卒,归家,贫无以自业,往依临邛令王吉。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卓文君慕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乃于临邛买酒舍,令文君当垆卖酒,身与庸保杂作。卓王孙乃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夫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武帝读《子虚赋》,大为赞赏,遂召之。作天子游猎之赋,得任为郎。数岁,拜中郎将,奉使巴蜀,略定西南夷,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请内附,边关日益开广。又通灵山道,作孙水桥,以通邛、莋。后拜孝文园令,旋病免。所著赋尚有《大人赋》等。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司马相如原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