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代竹子的诗句
1.古代关于竹子的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
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2.古代关于竹子的诗句
竹子属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植物 唐代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庭竹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宋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怜伦学凤凰。
次韵张子野竹寺 风泉隔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乐史 .宋(930-1007)。
子正。 抚州宜黄(今江西)人。
慈竹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朱熹 .宋(1130-1200)。
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次韵择之咏竹 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
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
此君同一笑,午梦顿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园咏竹 移自溪商园。
种此墙阴路。 墙阴少人行。
来岁障幽户。 公济因君次韵 新笋因君寄,康庐入梦中。
日日来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风。 犹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刘秀野新笋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风雨。 下有万玉虬,三冬卧寒土。
笋脯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 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篑。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差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杨万里.宋(1127-1206)。廷秀,诚斋。
江西吉水人。 咏竹 凛凛冰霜节。
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
自有月传神。 过单竹泽径 乔木与修竹。
相招为茂林。 无风生翠寒。
未夕起素阴。 看笋 笋如藤薛争长。
竹似夷齐独清。 只爱锦竹满地。
暗林忽两三茎。 竹林 珍重人家爱竹林。
织篱辛苦护寒青。 那知竹性无薄相。
须要穿来篱外生。 记张定叟煮笋经 江西毛笋未出尖。
雪中土膏养新甜。 先生别得煮篑法。
丁宁勿用醯与盐。 岩下青泉须旋汲。
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声。
余沥仍和月光吸。 谢唐德明惠笋 高人爱笋如爱玉。
忍口不餐要添竹。 云何又遣十辈来。
昏花两眼为渠开。 煮笋 金陵竹笋硬如石。
石犹有髓笋不及。 巅南市里笋如酥。
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劚来和箨煮。
中含柘浆新甘露。 可蒸可脍景可羹,绕齿蔌蔌水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都不食笋戏题 竹祖龙孙渭上居。
供侬樽俎半年余。 斑衣戏彩春无价。
玉版谈禅佛不知。 竹枝词 短侬篱漏芒破。
须遣拖泥带水来。 初食笋蕨 凤烹龙世浪传。
猩唇熊掌我无缘。 只逢笋蕨杯盘日。
便是山林宝贵天。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见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
栖雀子猷魂。 李觏.宋(1009-1059)。
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斋题事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刘过 .宋(1154-1206) 。改之,龙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园春.寄孙竹湖 问讯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归。
道吴山越水, 无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刘敞.宋(1019-1068)。
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 曲水台竹间默坐 林履不能远。
逍遥池上。
3.关于竹子的诗句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物诗选》
4.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绝句》元·王庭筠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东湖新竹》宋·陆游
5.关于竹子的古诗
1、《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山中杂诗》
[ 南北朝 ]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3、《庭竹》
[ 唐 ]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译文:
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4、《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5、《新竹》
[ 清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东西南北:《东西南北》是KOLOR演唱的歌曲。凯歌得一种声音彷佛清唱永远只得我欣赏让众生融化奏出了方向需要几重唱高举这火把之旅雾大路长碰到分岔变分享为了打一仗各展四个独行侠所长互相取暖才无双看要闯得飞快排除劝诫以勇者的姿态但怕走不太远已独个走出界成为同途人全赖理解未仰望北斗耀眼何以能信任指南寻梦需要视野实现需要时间碰见想都不想看的东西都可借鉴想找伊甸不只得一种方法各有起点去出发谁怕起磨擦哪管有几百套独行侠风格互相考察才合拍看要闯得飞快排除劝诫以勇者的姿态但怕走不太远已独个走出界成为同途人全赖理解未仰望北斗耀眼何以能信任指南寻梦需要视野实现需要时间看看东边的旭日降西山当作借鉴长路太长停步再分担困难谁怕慢寻梦太难各走东西怎可配合无间怕迷途不怕拐弯未仰望北斗耀眼何以能信任指南寻梦需要视野实现需要时间最怕东西不分最终走散若你像北斗耀眼愿我像镇定指南寻梦需要视野实现需要时间看看东边的旭日降西山当作借鉴多少种走法都一起出发不担心孤单怕凯歌各自弹多少种...
2、郑板桥: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郑板桥(73张)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郝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3、竹子:竹,又名竹子。品种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本,英文名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竹子非常坚韧,许多材料也是用竹子制成的。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从古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很多竹子的原产地在中国,也称之为中国的文物标志。竹(5张)竹子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七十余属,一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