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的诗句1
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3、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5、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6、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8、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9、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2、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5、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7、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8、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19、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王维《归嵩山作》
20、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3、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6、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2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2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2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0、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咏物的诗句2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刘长卿《新年作》
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4 、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王沂孙《齐天乐蝉》
5 、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6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7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8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9、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1 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 2、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1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 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 5、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1 7、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1 8、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1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 0、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2、北固山: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北固山公园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2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游人至此,不由得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
3、贺知章: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
4、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欧阳...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