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古诗赏析王维的诗

非凡网 1651 0

陇西行古诗赏析王维的诗

  【原文】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①陇西行:乐府古题名之一。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②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③匈奴:这里泛指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④酒泉:郡名,在今甘肃省酒泉县东北。

  ⑤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⑥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

  ⑦断:中断联系。

  【鉴赏】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这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所以有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信不减太白”之誉。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

  2、戛然而止:戛然而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áránér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出自《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主谓式;作状语;形容突然中止。(多指声音)用法示例李昌祺《剪灯余话.五.贾云华还魂记》:“娉娉收杯,至夫人前,沥余酒于案曰:‘才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边妪亦从傍更相助,生乃尽饮。”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臣公叱曰:‘敢对我作此淫词?’戛然而止,俄登登复作。”高阳《玉座珠帘》下册:“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刘成章《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

  4、西行:《西行》是开国元帅陈毅《六国之行》中的第一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隐喻诗,它的每个表象和直呈背后都有所暗隐和喻指。它以大鹏作为核心的隐喻型意象,以风雷作为革命运动和世界动荡的象征结构该诗。诗的大气磅礴正在于这两个大气磅礴的喻象的运用。另有同名电影和日本俳句家。西行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不因鹏①翼展,哪得鸟途通?海酿千钟酒,山裁万仞②葱。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①鹏:传说中的神鸟,翼大若垂天之云,能御风而行。庄子《逍遥游》中有: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②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陈毅自1954年调到中央、尤其是1958年兼任外长以后,到世界各地频繁出访。他坚持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为打开中国的外交局面,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反帝、反殖、反霸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惊人的工作。他诗歌很大的一方面是反映这个主题的,其中,《六国之行》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1964年春,陈毅访问了亚非1...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