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

非凡网 52 0

《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

  雉带箭

  韩愈诗鉴赏:

  一个高妙的画家,总是成竹在胸,而后下笔;一个老练的军事家,总是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个出色的棋手,总是不肯闲着一子。同样,一个高明的射手,往往是箭在弦上,待机而发。这首诗,便艺术地再现了射技高超的将军“盘马弯弓惜不发”的生动神态和“以巧伏人”的心理活动。

  全诗十句,除“雉惊弓满劲箭加”一句正面描写射雉以外,其他均从不同角度的侧面烘托,巧妙地暗示将军的射技。一看诗题,读者很容易想到一只美丽的雉鸡带箭落地的形象。在这猎物飞动的形象引领下,读者很自然便进入到人马纷繁的观猎场地。将军出猎,随从军吏必定很多,也很热闹,然而诗人却以一个“静”字来形容,“此时无声胜有声”,从猎人员屏气凝神,把注意力集中到猎物和将军射猎的情态上。看到雉鸡“出复没”,满以为将军要放箭一射,而他偏偏引而不发。三、四句分别叙写了将军的心理活动和神态:自信射技不凡,雉鸡飞不掉,逃不了;要选择最能表现自己本领的时机借以使人敬服;其神·2725·《唐诗鉴赏大典》

  态则是“盘马弯弓”,踌躇满志。“地形渐窄观者多”,雉鸡无处藏身,观众聚集拢来,这才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雉惊弓满劲箭加”句,写引弓劲射的一刹那。一个“满”字,一个“劲”字,一个“加”字,突出地表现了将军的身手不凡。雉鸡中箭之后,好象没有什么好写了,然而诗人的笔锋突然一转,“冲人决起百余尺”,雉鸡冲人直上高空,带着雪亮的箭镞和沾洒鲜血的红翎,在空中挣扎,力尽筋疲后,翩然堕落。面对这一精彩的场面,将军仰天大笑,军吏赞不绝口。在有声有色、有说有笑的热烈场景中结束了射雉过程,将军也志得意满地达到了他“以巧伏人”的目的。

  全诗三韵,前两段四句一韵,末尾两句一韵,章法变化有致,收结干脆而又轻快。读之快意。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或心理因素,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结。一切心理活动均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称为心理过程,它有认识、情绪和意志三个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心理活动是指通过人脑神经生理过程进行的信息识别、编码、存储、提取和运用的过程。亦即人脑高级神经活动产生关于外界事物映象和意义的过程。心理活动通常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三者在统一的心理活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心理活动是活动的一种。是有机体在内部条件下直接释放的内隐性活动,或称激活。是从事外显活动的准备与能力。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谢切诺夫将心理活动看作是脑中枢发生的神经过程的主要表现。在近代心理学中,心理活动作为动力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而受到重视。它代表一种心理——物理变量,即一方面代表一种物理变量,指有机体个体准备行动或耗费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又代表心理变量,即作为紧张释放或发生兴奋时的个体经验。人在睡眠时激活水平最低,觉醒时激活水平最高,在兴奋的情绪...

  2、鉴赏: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谓赏识。唐李翱《答韩侍郎书》:“其鉴赏称颂人物,初未甚信,其后卒享盛名为贤士者,故陆歙州、常简州皆是也。”宋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儿曹被鉴赏,许以综九流。”明徐渭《送俞生之入楚》诗:“归来逢鉴赏,几度抹山窗。”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东山之圣泉...

  3、有说有笑:有说有笑,汉语成语,拼音是yǒushuōyǒuxiào,意思是指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出自《情变》。清·吴趼人《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近义词说说笑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就住在继之的公馆里,有说有笑,免了那孤身作客的苦况了。”《猎户》:林边场园里,晒豆子的,打芝麻的,剥包米的,到处有说有笑,是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4、盘马弯弓:盘马弯弓,汉语成语,拼音是pánmǎwāngōng,意思是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出自《雉带箭》。唐·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不知道袁世凯这种盘马弯弓,适可而止,就是对民军一打一拉。★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第六章唐朝时期,从小失去父母的韩愈在嫂子扶养下,刻苦好学,25岁考中进士,当时不能安排做大官,只能在武军节度使张建手下做推官,他随张建去打野鸡,即兴作《雉带箭》诗:“原头火猎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