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爱国情的诗句

非凡网 26 0

描写爱国情的诗句

  一、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二、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三、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四、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五、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六、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七、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八、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九、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十、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十一、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十二、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十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十四、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十五、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十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十七、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十八、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十九、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二十、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二十一、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二十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二十三、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二十四、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二十五、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二十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二十七、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二十八、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二十九、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三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三十一、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三十二、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三十三、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三十四、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三十五、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三十六、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三十七、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三十八、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三十九、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四十、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表现家国情怀的诗句描写日落的优美诗句赞美荷花的句子或诗句古代浪漫爱情诗句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散文霸气又有杀气得诗句描写夜晚星空的诗句表示即将离开的诗句八月十五祝福诗句最美中秋节的诗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张九龄: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官宦世家少有才名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高宗咸亨四年(...

  2、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3、石头城:南京,江苏省辖地级市,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万人,城镇人口53万人,城镇化率8%。2021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国务院规划定位的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4、国情:国情(thecondition(orstate)ofacountry;nationalconditions),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方面指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国家的社会性质。具体通过7个方面来反映国情,如环境和资源、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政治等。guóqíng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指国家的情况。《战国策·秦策一》:“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指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二节:“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是指某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国情可以具体分为七个方面:一、自然环...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