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带雨诗句有哪些集锦100句

非凡网 152 0

桃花带雨诗句有哪些集锦100句

  写桃花诗句有哪些

  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下面我们来看看写桃花诗句有哪些,欢迎阅读借鉴。

  No1、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作品《红梅》

  No2、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作品《长歌行》

  No3、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作品《长歌行》

  No4、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

  No5、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于武陵作品《赠卖松人》

  No6、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秦观作品《点绛唇·桃源》

  No7、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作品《白梅》

  No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作品《题菊花》

  No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作品《桃花溪》

  No1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作品《元日》

  No1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作品《桃花溪》

  No12、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王之涣作品《宴词》

  No13、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秦观作品《点绛唇·桃源》

  No14、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作品《紫薇花》

  No15、轻寒细雨情何限。——秦观作品《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16、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观作品《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17、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作品《久别离》

  No18、为君沉醉又何妨。——秦观作品《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1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作品《清明》

  No20、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作品《春游湖》

  No21、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作品《将进酒》

  No22、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作品《酬郭给事》

  No2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其一》

  No24、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韦庄作品《女冠子·昨夜夜半》

  No25、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作品《古从军行》

  No26、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作品《杂诗·南国有佳人》

  No27、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作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No28、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作品《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No29、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作品《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No30、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作品《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No31、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作品《生查子·独游雨岩》

  No32、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作品《兰溪棹歌》

  No3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作品《题都城南庄》

  No3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作品《寄黄几复》

  No3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作品《题都城南庄》

  No36、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作品《淮村兵后》

  No37、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作品《上元竹枝词》

  No38、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作品《田园乐七首·其三》

  No3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作品《大林寺桃花》

  No4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No41、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作品《大林寺桃花》

  No42、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作品《田园乐七首·其六》

  No43、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张九龄作品《感遇·江南有丹橘》

  No44、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作品《春思二首·其一》

  No45、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作品《南歌子词二首》

  No46、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作品《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No47、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作品《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No48、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作品《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49、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作品《忆江南·春去也》

  No50、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程垓作品《最高楼·旧时心事》

  No51、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作品《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52、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作品《竹枝词九首·其九》

  No53、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李存勖作品《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54、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作品《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No55、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作品《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No56、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No57、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作品《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链接信息:桃花带雨诗句有哪些集锦100句-https://www.llysc.cn/content/55-616750.html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虞美人: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了她作《垓下歌》。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较少,甚至连本名、种族、出生地、生卒时间、与项羽相识的时间、与项羽相识的过程最终结局全都没有记载。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仅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推测“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关于“姬”这个字,也有一定的说法,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则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总而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

  2、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3、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此调本名《忆仙姿》。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词谱》以庄宗词为谱,将第三句“长记欲别时”改为“长记别...

  4、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泰和县知县、德平镇监、秘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编修官、集贤校理、国史...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