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达爱意的诗句 表达爱意的哲理诗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表达爱意的哲理诗句,欢迎大家浏览。
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8、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2、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4、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1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9、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2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2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4、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2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6、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7、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28、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2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3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32、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3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3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7、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4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4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43、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44、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46、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7、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4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4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51、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5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55、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5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5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58、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5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6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6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6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63、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64、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67、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68、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69、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7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2、表达: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表达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表达是各种学习能力、智力的尖端反映。表达几乎包括了一切高级行为、一切艺术、一切表露出来的情绪。表达的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
3、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4、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1)重色思倾国(2),御宇(3)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4)天生丽质(5)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6)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7),温泉水滑洗凝脂(8)。侍儿(9)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10)时。云鬓花颜金步摇(11),芙蓉帐(12)暖度春宵。春宵(13)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14),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15)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16),可怜(17)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8)。骊宫(19)高处...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