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雪的诗句
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2、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3、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佚名《信南山》
4、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曹雪芹《残菊》
5、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6、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7、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8、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9、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10、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1、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2、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6、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7、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18、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9、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20、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1、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22、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2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25、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26、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8、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29、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30、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31、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3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3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4、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35、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36、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37、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3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39、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于武陵《赠卖松人》
40、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41、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4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43、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卢肇《竞渡诗》
44、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45、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6、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4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4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李白《公无渡河》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开口笑:开口笑,通常指一种主要由蜜枣制成的蜜饯或者是由植物种子、辣椒等制作的腌制品等。面粉500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200克),蜜枣350克,鸡蛋50克1个,白糖50克,饴糖150克,芝麻仁60克,小苏打5克,糖精少许,调制面团油25克,汤圆150克。做法一将鸡蛋打破、去皮,倒盆中,加入小苏打、饴糖、白糖、糖精、调制面团油和清水,搅拌溶化后倒进面粉,拌和均匀,揉搓成团(不可过多揉搓,否则,炸时不开口,不喧软,不美观),放到案板上,搓成粗长条,揪40克一个的剂子,揉成圆球形;将芝麻仁用开水焖片刻,捞出,控水,放入容器,把做好的圆球形剂子放入,使之均匀沾上芝麻仁,即成开口笑的生坯,放入油锅炸;炸开口笑与炸制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下锅时油温要高(要在七成热以上),但又不可过热,过热则不开口;下锅后油温要低,但又是不可过低,过低则容易炸碎。所以,在热油下锅后就要端离火眼,降低油温去炸;当油温低于五成热以下时,又要回到火上加热稍炸一...
2、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3、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
4、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如在二十四节气圭表测影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大雪每年公历12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即为“大雪”节气。元吴澄撰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雪盛也。”作品中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