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诗词大全五篇

非凡网 40 0

偕王秋塍张鹤柴访菊法源寺1

  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

  身离古寺暮烟中,归怯秋斋似水空。暝色上衣挥不得,夕阳知在那山红?

晓发牛渚矶2

  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

  短帆拂哓春江上,鲜云生缬波如掌。一声转柁过苍岩,惊起白鸥飞两两。

  三山已尽牛渚来,巉崖三面排江开。昔人一矢斗天险,即今无浪犹风雷。

  我来舍舟登绝壁,万丈高寒荡心魄。水深不见燃犀人,断霞鱼尾星星赤。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3

  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

  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城雉衔西山,走青嶂。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对山开长筵,兴酣酒力王。中有清气通,逌然发高唱。

  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转嫌眼界窄,三面碍屏障。

  欲撤不可得,悄焉思远飏。疾觅快马骑,径去不复让。

  岂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一里得高台,于此足辽旷。

  野风四面合,始觉所居亢。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

  城远随野阔,一线空烟漾。入云翻冻旗,暮角隐悲壮。

  北眺瓦一垤,万户走鳞浪。倏被暝色催,几处远镫亮。

  九门将传钥,三殿久散仗。而我此徘徊,清绝转凄怆。

  回忆亭中人,不见此台上。兴至各有适,何必两相望。

  抚景伤我心,愿托陶家葬。去去应复来,行行重惆怅。

核桃园夜起4

  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

  梦回小驿一灯红,四面腥吹草木风。身似乱山穷塞长,月明挥泪角声中。

岁暮怀人·其5

  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

  绝忆君家草堂月,往来帆影动帘纹。知君五载杭州住,一梦西湖一见君。

  黄景仁诗词大全五篇相关语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陶然亭:陶然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旧北京的外城西、南下洼黑窑厂南的慈悲庵内(陶然亭公园内),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陶然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陶然亭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楔之地”,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陶然亭雪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与“辅社”在京成员,集会商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会后在慈悲庵山门外大槐树前合影留念。1920年8月16日,天津“觉悟社”、北京“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团体,在北厅讨论“五·四”以后革命斗争的方向以及各团体联合斗争的问题。1921年8月间,李大钊通过《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以其夫人金绮新葬于陶然亭畔守夫人墓为名,租赁慈悲庵南房两间,在此进行秘密活动。1923年间,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常来...

  2、诗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登鹳雀楼诗的词句。宋梅尧臣《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

  3、法源寺:法源寺,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之一。法源寺,唐时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今名,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1980年又于寺内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宗教类博物馆。法源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2001年6月25日,法源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源寺风光(2)(13张)据《元一统志》记载,法源寺始建于唐朝,初名“悯忠寺”。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但未能如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一度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恢复“悯忠寺”名称。唐末景福年间(892-893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赠建“悯忠阁”。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法源寺建筑1(19张)辽...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