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柳永诗词《蝶恋花》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早自修带读《雨霖铃》时,突然觉得柳永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在黑板上写到“孤独柳七”不知因何写下了这几个字。后来我想,或许是感慨于“白衣卿相”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的人生,亦或被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断肠词句而深深触动,亦或被他那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精神所折服,亦或被他那旷世才情、千古风流所吸引。
总之,这五个字如同刀劈斧刻般在我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怎么也抹不去,怎么也忘不掉。一次次拿起笔,一次次在惆怅和叹息中让自己的思绪化作满天飞舞的云彩,就是无法写下自己想要的文字。或许,我们的确离得太远,不只是时空,关键是才情和性情。这一次,我再次拿起了笔,不为别的,只为了却心中的一份情,亦或一分牵挂,一分跨越千年的牵挂。
很久很久了,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幅图画,夕阳西下,垂柳依依,小河边一艘孤舟,一位白衣白帽的书生,准备登船远行,在夕阳下被拉长的身影好像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是的,昨夜还是卿卿我我,恩爱无限,今朝却要离开爱人独自出发,更加之前路茫茫,前途渺渺,怎能不让人魂牵梦绕、孤苦寂寥!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经历了多少这样的生离死别,特别是他这样的性情中人,还有比这更让他备受摧残和折磨的吗?
我们都知道柳永在仕途的不得意,“奉旨填词”,“白衣卿相”,其实,即便给他一个高官显位,他又如何能够在浮沉的宦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呢?他是一个讲感情和良知的人,他的感情和良知在宦海的计谋和厚黑中,如同一叶小舟试图在暴风骤雨中舞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注定只会被吞噬,注定只会被打入深渊。冷眼看看几千年的宦海风云,有良知的人又有几个落得了福寿双全?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想在宦海中混,要么,似狗一般的媚上欺下;要么,用一腔热血在“帝王的家谱”上换来几句轻描淡写的美誉。其实,还是不能逃脱做狗的命运。特别是在政治黑暗的世道,要做人就不要入仕途,入仕途就先当狗做鬼。柳永,会做狗吗?会做鬼吗?或许,他会做官,但他永远不会做狗、做鬼。因此,注定了他在仕途上的孤独。事实上,当他称作“白衣卿相”的时候,是他向黑暗的世道发出最强有力的挑战,也宣告了自己和宦海的彻底决裂。在屈辱的在宦海中春风得意和在孤独的漂泊中坚守人格,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但是,很显然他是一个幸福的孤独者。
我们可以想象,几千红颜为一个可能只有一面之缘的情人而泣而舞,看着他安息,送他去另外一个世界,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又是怎样的一个人间奇迹?柳永,他是真男人,真英雄。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女人都如水般的美丽和柔弱,他把爱恋和柔情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世人,奉献给他的红颜知己。不管出身,不管做什么,在他眼里,女人就是女人,需要的是男人的爱护和怜惜。他尽所能去做了,去爱了,爱的真实,爱的彻底,也爱出了一个流芳千古的风流才子。但是,正因为他爱的太多,他才没有属于自己的真爱!我想,这不是他的错,只是一个美丽的悲剧。就他的`才情,就他对爱的深刻理解,又有谁真的懂得他的爱呢?他注定不会有爱人,因为,他的爱是超世俗的,是属于一个特定环境下一个寂寞的天才才有的爱!读读他那些痛彻骨髓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够了够了,一个不懂真情的人又如何能写出这些激起共鸣的千古绝唱。他是懂的真爱的人,也是想拥有真爱的人,只是,造化弄人,天才多孤独!柳永也不例外。可是,正是他的孤独,才造就了他如同奇葩般的艳丽华章!毫无疑问,他是幸运的孤独者。
一个绝世的天才,一个在污浊昏暗的现实中用特立独行来彰显自己清白和良知的天才,他的苦,他的乐,他的情,他的爱,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华丽乐章!为柳永喝彩,为柳永祈祷,喝彩他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和精神,祈祷他再来人世不再孤独!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诗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登鹳雀楼诗的词句。宋梅尧臣《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
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蝶恋花⑴伫倚危楼风细细⑵,望极春愁⑶,黯黯生天际⑷。草色烟光残照里⑸,无言谁会凭阑意⑹。拟把疏狂图一醉⑺,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⑻。衣带渐宽终不悔⑼,为伊消得人憔悴⑽。⑴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⑵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长时间站立。危楼,高楼。⑶望极:极目远望。⑷黯(àn)黯:神情沮丧,情绪低落。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3、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概述图参考资料)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柳永出生于其父柳宜任所费县。淳化元年(990年),...
4、蝶恋花: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