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大雪的诗句

非凡网 49 0

  表示大雪的诗句(精选110句)

表示大雪的诗句1

  1、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大须《暮雪》

  2、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3、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4、谩道广平心似铁。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6、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江南雨冷若为情。孔榘《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8、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9、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纪映淮《咏秋柳》

  1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11、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王沂孙《花犯苔梅》

  12、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萨都剌《上京即事》

  13、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14、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15、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16、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7、彦修,钱塘人,名时敏。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18、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

  19、夜窗雪阵,晓枕云峰。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

  20、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

  21、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2、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23、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4、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

  25、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26、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邓廷桢《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27、犹胜远隔潇湘水,忽到窗前梦不成。孔榘《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28、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吴文英《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29、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吴文英《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30、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贺铸《画眉郎雪絮雕章》

表示大雪的诗句2

  1、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唐·李益《从军北征》

  2、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唐·戴叔伦《从军行》

  3、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宋·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4、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唐·杜甫《泊岳阳城下/泊岳阳楼下》

  5、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6、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7、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8、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唐·戴叔伦《小雪》

  9、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宋·晁冲之《汉宫春·梅》

  10、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唐·王贞白《庐山》

  11、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唐·刘方平《梅花落》

  12、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唐·司空曙《雪二首》

  13、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14、冬雷震震,夏雨雪——汉·佚名《上邪》

  15、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元·王冕《冀州道中》

  16、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唐·李咸用《庐山》

  17、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18、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唐·韦应物《春思》

  19、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20、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宋·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2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唐·温庭筠《菩萨蛮》

  22、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唐·韩愈《南山诗》

  23、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唐·戎昱《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

  24、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宋·姜夔《玉梅令》

  25、谈经演金偈,降鹤舞海雪——唐·李白《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26、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7、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唐·吕洞宾《绝句》

  28、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苏轼《东栏梨花》

  2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30、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31、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2、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宋·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33、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唐·杜审言《大酺》

  34、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唐·白居易《早春》

  35、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唐·李世民《望雪》

  36、古诗:“丽词付与雪儿歌——宋·曹冠《满江红·日暖烟轻》

  3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38、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39、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唐·韩愈《琴操十首·猗兰操》

  4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41、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清·曹雪芹《咏白海棠》

  42、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唐·李白《独不见》

  4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4、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宋·佚名《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4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6、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唐·欧阳炯《春光好·天初暖》

  47、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宋·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48、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唐·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49、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清·钱澄之《梅花(二首)》

  50、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51、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清·陈维崧《虞美人·无聊》

  52、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五代·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53、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宋·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5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55、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清·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56、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唐·杜甫《归燕》

  57、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明·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58、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唐·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5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61、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62、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唐·来鹄《梅花》

  6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64、清诗冷落无人寄,雪艳冰魂——宋·辛弃疾《丑奴儿·年年索尽梅花笑》

  65、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唐·李中《渔父二首》

  66、梅似雪,柳如丝——宋·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7、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先秦·佚名《出车》

  68、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唐·杜甫《江梅》

  69、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唐·畅诸《早春》

  70、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唐·韦应物《简卢陟》

  71、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宋·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72、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唐·白居易《梦微之》

  73、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74、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唐·张志和《渔父》

  75、夜窗雪阵,晓枕云峰——宋·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76、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宋·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77、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唐·张又新《牡丹》

  78、探梅踏雪几何时——宋·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79、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唐·施肩吾《秋夜山居二首》

  80、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唐·陈陶《游子吟》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如在二十四节气圭表测影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大雪每年公历12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即为“大雪”节气。元吴澄撰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雪盛也。”作品中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

  2、从军行:《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从军行七首⑴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黄沙百战穿金...

  3、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4、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