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大赛

非凡网 67 0

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大赛1

  1题兴化园亭

  贾岛〔唐代〕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该诗以家常语,从眼前物中提炼出讥诮聚敛、讽嘲权贵的题旨。在艺术上,该诗巧而不华,素淡中寓深旨。全诗语言平实浅白,表达了诗人对裴度的讽刺之意,暗喻其悲剧的下场终将降临。

  2戏赠友人

  贾岛〔唐代〕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3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唐代〕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大赛2

  1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唐代〕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极力抒写的是“苦吟”诗人不忍送春归去,但也无计可留,只有长坐不睡,与那即将逝去的春天共守残夜,哪怕是一刹那时光,也是值是珍惜的。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点明三月晦日,表达春天即将逝去。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三十日又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诗人此刻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了最后一天,让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不说送春,而说“风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

  2送无可上人

  贾岛〔唐代〕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是贾诗本色。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确可称为“平淡”。“独行”二句虽不一定“三年得”,但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却极为真切。

  3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唐代〕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此诗是诗人在与朋友聚会园林中即兴所至,诗文大概的意思就是描述了清明时节的情景,清明这一天,诗人和几个好友一起在园林当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柳絮随风飞扬,清明乞新火过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下阙诗文表达的就是对于两位好朋友的寄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希望和祝愿。通篇读下来,不难发现,欢乐的小聚会中,不免透露出了诗人朋友目前不堪的处境,略略的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无奈的心情。

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大赛3

  1暮过山村

  贾岛〔唐代〕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贾岛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著称,这一首羁旅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诗的形象写得险怪寒瘦,境界幽深奇异,在中唐诗歌中确实别具一格。明胡应麟推崇“浪仙之幽奇”为“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从风格这一角度上看,这一评语也说得中肯。

  2雪晴晚望

  贾岛〔唐代〕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3寄韩潮州愈

  贾岛〔唐代〕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大赛4

  1题诗后

  贾岛〔唐代〕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2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唐代〕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这首《忆江上吴处士》诗载于《全唐诗》卷五七二。此诗“秋风生(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3宿山寺

  贾岛〔唐代〕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疏水 一作:疏木)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贾岛的《宿山寺》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首联突出佛寺之高,颔联描写夜景之奇,颈联体现了山顶的高远幽深,尾联烘托出山上环境的幽僻。诗歌风格清幽淡雅,语言精练,尤其是颔联两句突出了诗人炼字的精妙,为后人所激赏。

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大赛5

  1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2题李凝幽居

  贾岛〔唐代〕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3剑客 / 述剑

  贾岛〔唐代〕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示 一作:似)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全唐诗:《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中华书局编《全唐诗外编》,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宁(市河宽斋)的《全唐诗逸》3卷,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孙望《全唐诗补逸

  2、三十日:《三十日》是由方杰作词,侧田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专辑《阿田》中,发行于2008年09月30日。逐晚倒数为见你准备愿你快点又与我一起寂寥足足一个月由电话减少距离而偏偏竟不知怎说起是太想念你超过了预期只想可拥着你然后吻你让你惊喜由这一分钟我一生就只有你明日纵使不堪阻不到我用心爱你让我终于都明了明白你比生死重要连话语也没法盛载得起I'llgivemylifetobenearyouineverywayForIhavenothinglefttobehereonthisearthtoday让我终于不动摇这改变因你原谅我却试过伤害你逐秒扩张惦记你滋味合上眼睛像与你一起为何分开一个月如像孤岛给隔离寻不到飞得走的客机是太想念你超过了预期张开手保护你游历世界让你惊喜由这一分钟我一生就只有你明日纵使不堪阻不到我用心爱你让我终于都明了明白你比生死重要连话语也没法盛载得起

  3、诗词歌赋:《诗词歌赋》是中国邮政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于2015年11月12日发行的,志号为2015-27的特种邮票。邮票全套四枚,图案中前景分别表现了杜甫吟咏《春夜喜雨》、苏轼填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居易醉歌《长恨歌》和曹植创作《洛神赋》的场景,图案的背景分别为对应的意境图。诗词歌赋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概称。虽然如此,这一称谓几乎可说是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大成。诗从先秦开始,各种体式发展嬗替,至唐代成熟,创作也达到高峰,大家辈出,群星闪耀。词,兴起于唐,全盛于两宋,有固定的调式,常用的词牌有几十种。歌,起源很早,源自口头创作,形式自由,唐代名篇多用七言。赋,形式近于散文,但押韵。汉赋注重写物,魏晋时期逐渐诗化,也注重抒情。诗、词、歌,产生之初都与音乐关系密切,后来脱离音乐而独立。2015年11月12日,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诗词歌赋》特种邮票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