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些有名的古文或七言古诗中有一字为某的

非凡网 52 0

此首“七言古诗中有‘二’字为‘某’”,遵木刀先生之命,转录如下:

宋·文天祥

议纠合两淮复兴(其二)

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

直下南徐侯自管,皇亲刺史统千舟。

“有一字为‘某’的”:

宋•汪元量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

十年牢落走穷荒,万里归来行路长。

坐上佳宾能鼓瑟,窗前细雨好烧香。

武淹某泽常思汉,甫寓鄜州只念唐。

秉烛相看真梦寐,夜阑无语意茫茫。

清•释弘仁

黄山行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某字释义。从中可以看出,某字在《史记》中就有出现,在古文中并不鲜见。七言古诗或七律正文特别是注解中应该也有,只是由于在下阅读古诗太少,一时无法找来。实在抱歉。也盼望知道的朋友提供一下,一解君惑。

某mǒu的基本字义

1。

   代替不明确指出的人、地、事、物等:~人。~处。~国。

2。 自称(代替“我”或名字):~姓李。

详细字义

1。 (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结一个果实,本是“梅”的象形。( méi)本义:梅)

2。 指一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 [certain]

如古人某。

  ——清· 周容《芋老人传》

狂生某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太监某守辽东。——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某亦守法。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虚指代词。此处前一个代此人官职,后一个代他的姓名);某等(我等,我们);某们(我们,某是代词);某舍(犹某公子)

4。

   指不定的不说明的人或事物 [some]

某所,而母立于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某年月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畿辅某官。——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决斗某所。——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某家(指不确定的一家)

6。

   指代失传的或忘记的人名或时、地等 [some]。如:某者(表示姓名失传的人)

7。 自称之词。指代“我”或本名。旧时谦虚的用法 [I]

某启。——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8。 又如:某则以为;某不量敌;某知罪矣;我张某;某以(某矣。

  自称自己的代词,我);某家(戏曲中自称之词);某乙(自称代称);某甲(自称之代词)

〈名〉

1。 〈方〉∶妻子 [wife]。如:你的某给人欺侮去,你反而打我给人看

标签: 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