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最初对梅花的认识,还是儿时从王安石这首《咏梅》的诗中得来的印象:初春的一个傍晚,乍暖还寒。王安石从一个村中走过,抬头看见一户人家的墙外有几枝梅花盛开着,那花是雪白的,透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小时候,我们全家下放在苏北农村,是没有接触过梅花的。长大后,读过一些关于梅花的诗词,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卢梅坡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杨万里的“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等词句。
在众多的咏梅诗句中,我知道了关于梅花的点点滴滴,片片花瓣,缕缕香气。梅花总是和雪联在一起,与严寒共在一处。是开在画上的,香在诗中的吧?
定居无锡后,有了赏梅的去处——梅园。但最终喜欢上梅花是后来到南京学习,有机会零距离亲近了梅花山。
正如日本人爱樱花,朝鲜爱杜鹃(金达来),美国人爱月季一样,南京人却独爱梅花,并把梅花定为自己的市花。每到梅花盛开时节,南京市东郊的梅花山,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南京人更是扶老携幼,争相到东郊一睹梅花的芳姿。
又是一年的早春了,东郊的梅花又该绽放了吧?毅然决定:重游梅花山。
早晨,风里还是透着寒气。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就要看到梅花了,有点激动,有点感慨,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在心头: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那些日子里,我究竟忽略了多少生活情趣?又有多长时间没有抬起头用心地凝望天空,到郊外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了?
进入景区大门,我本以为:我们今天要独享满山遍野的梅花了!却不料,已有许多更早的赏梅人游弋在梅花丛中。一阵微风吹过,潮湿的雨气里夹着若有若无的花香,那淡淡的幽香如同这绵绵细雨,柔柔的,轻轻的,令人陶醉!
沿着小径漫步在梅园里,行至深处,便被满枝的梅花淹没。在花枝下游走,我竟然不忍心撑着雨伞,让冰凉的伞尖触碰花瓣。雨继续下着,越来越大,空气中弥漫着白色的雾气,纷飞的雨不能阻挡赏梅人的脚步,游人并没有因为下雨减少游兴,大家冒雨在花前摆着各种姿势,为花拍照,与花合影。
南京梅花山以梅花品种繁多、植梅数量大成为全国“四大梅区”之一,每年的2月18日——3月20日在此举行的“国际梅花节”更是吸引了万千游客。我们没有赶上梅花节开幕式,但从园中张灯结彩的气氛来看,梅花节的盛况应是空前的。
耳边听着园中播放的古筝曲,沿着香径一路漫走,各个品种的梅花尽收眼底,令人浮想联翩。
朱砂梅,花型优雅,色彩鲜艳,那浓艳的红犹如出嫁女儿额上点的一粒朱砂,异常妖娆。
宫粉梅,颜色秀丽,淡淡的红好似女孩害羞时脸上的一抹红晕,娇羞万状。
最爱杏梅的精致秀美,像较嫩的小孩般惹人怜爱。
玉蝶梅的花瓣更似彩蝶的翅膀,晶莹透亮,淡黄的花蕊如彩蝶的触角粉嫩可人。
最多的是绿萼梅,洁白素雅,花香浓郁,是梅花傲霜斗雪、品质高洁的象征。
徜徉在梅花的海洋中,嗅着浓浓的花香,渐渐有些眩晕,不知不觉迷了路。顺着小径向前,来到了“孙权故事园”,在孙权故事园前方,游人密集了起来,原来这里是“金陵美食街”,全国各地精美的小吃应有尽有,浓郁的肉香在雨中飘散,诱惑着游人。
今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簇簇梅花竞相开放!红的娇艳,白的高洁,黄的端庄......
置身于香雪海,呼吸着梅花的芳香,真的令人如醉如痴、宠辱皆忘。
这些春天的使者,在漫漫的冬季里,傲严寒、斗冰雪,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当春天的第一缕风儿吹过,便竞相开放!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就是梅花的风格吧?梅花总是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让人赏心悦目,让人静心思考……
登上一座小山头,就看到了“孙权墓”。紫金山麓气象万千,龙盘虎踞,历代王侯将相多葬于此。遥想三国时代,孙权雄据江东,依长江之险,占尽地利之便,尊为一国之君。他为了夺回荆州,招刘备为亲,是否也曾到此一游?孙权也酷爱梅花吧?不然怎么选中这片土地作为自己的归宿?梅花跨过了历史的时空,依然故我,而当年的风流人物已烟消云散,一去不返了。
站在“赏梅亭”上北望,不远处就是“明孝陵”了。明太祖朱元璋骑一匹瘦马,提一把生锈的砍刀,带着自己的一帮哥们,没几年就驱逐了元帝,统一了华夏,创下276年的大明基业。现在想来,他应该属于暴发户一类的皇帝了。虽然后来明朝迁都至北京,但是朱元璋没有走,他安静地睡在了南京这片土地上。生前的种种辉煌,都留给历史了。后人在评述明朝兴衰时,分析出五条原因:“骨肉相戕,权阉迭起,奸贼横行,宫闱恃宠,流寇殃民”。为了争权夺利,骨肉亲情竟然不顾,多么令人心寒!争来斗去,终归于过眼云烟。他们一个个工于心计,尔虞我诈,又哪有心思享受今天我们这些草民布衣踏春赏梅的乐趣呢?
文章原文出自:出游客旅游网:/
标签: 关于梅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