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话月

非凡网 29 0

  中秋节是我国特有的一个传统节日,这天,月亮特别的明亮、硕圆。人们把它当作合家团圆的节日,故又称:“团圆节”。在这美好的时刻,上到繁华城市,下至偏远乡村,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跳着舞,唱着歌,共庆节日的美好,共享秋天丰收的欢乐。夜晚,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家家户户还要在家中庭院摆设香案,放置瓜果月饼,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此时,时逢中秋,八月十五,凉风习习,月光如水,秋意正浓。这时即可全家陶醉于团聚的温馨,又可观赏到“月戏云海间”的美景。

  中国人爱月,就如同灿烂伟大的四大发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一样,在外国人中是人人皆知,为之称颂的。中秋节由来已久,最为传奇的就是在元朝末年,朝廷昏庸,民不聊生,汉人为了反抗蒙古人的暴戾统治,纷纷接竿而起,当时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设计仿造月亮的形状做出了月饼,说是要有瘟疫来袭,只有吃月饼才能够避免,汉人纷纷购来食之。每个月饼里都藏有纸条: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这才有了吃月饼的习俗。唐玄宗尤其喜欢月亮,在术士的帮助下来到月宫,仙女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弹奏起动听的音乐。那首曲子非常的好听,唐玄宗懂音律,就偷偷地记了下来,这就是那首非常著名的古曲:霓裳羽衣曲。后来有诗赞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桓古至今,中国人民就寄情于月亮,并且给她们起了很多极富有诗意的名字,如:嫦娥、玉兔、婵娟、玉盘等等。不仅仅是因为月亮的特别,月亮的明静;最重要的是她代表了人们的美好寄托,人民的夙愿,人们的情和爱。正因为如此,古今许多骚人墨客为他写下了许许多多盛传不衰的诗词;吟诗赞美,作赋颂扬。诗仙李白写下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名句,做出了“金樽清酒斗十斤,玉盘珍 值万千”的佳作;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绝唱;张继题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优美诗篇;韩愈写下了“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的秀丽诗文;苏东坡研墨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借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悲欢离合,还写下了“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落玉盘”的佳作,“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百豪”的名篇。唐朝王建写下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名句,张若虚留下了 炙人口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句。诗人李商隐挥毫泼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还有诗人很巧妙的把季节的变化融入到诗句中,如刘周的“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李白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现代学者,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还写下了被收录到了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至今还是散文中的经典。这些与月亮有关系的诗词歌赋简直举不胜举。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对月亮的情有多深,爱有多高。

  秋高气爽,月朗星稀,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香甜沁人心脾,浓浓的丰收气息让人无比惬意。明月当空,银光四射,无数青年男女便相约在这“一年明月今宵多”的日子里,漫步于花前月下,桥头湖畔,说着悄悄话,诉着相思情,那柔柔的月光,把这一对对青年男女都陶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多少相思多少情,难忘中秋夜”。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是少女在这一天虔诚地拜月,向着月亮许愿,她就会“貌是嫦娥,面如皓月”,像仙女一样美丽。记得在这一天要许愿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王摩诘的诗句吧?就是它,让在外多年的华人费翔满怀深情地把《故乡的云》唱遍了神州的大江南北;就是它,让多少旅居海外的同胞们和华侨望着东方---祖 亲的方向湿润了双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走过了五湖四海,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月亮,还是祖国的亲人。“月到中秋分外明”,在这轮完整的圆月下,多少中华儿女在举家团圆之夜也深深地期盼着中华母亲的团圆啊!到那时,“神州一片月”,该是多好!

  你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吧:传送月亮上面的广寒宫里住着美丽的仙女嫦娥,她就是因为偷吃了仙草才被贬到月亮上的。桂花酒虽然是仙家所酿制,却也醉不了她那颗思乡的心。想必此时她正在倚朱栏,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而独自伤感吧!也许此刻她正抱着玉兔形影相吊自叹红颜薄命吧!一定该后悔当初自己偷吃了灵药而自责从而无缘人间温暖吧!莫愁,莫愁,故乡没有忘记,人间没有忘记,现在我们的嫦娥卫星已经遨游在太空中了,相信不远的将来就会接你回来的,到那时,共赏天上明月,想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我爱月亮,更深深地爱着中华母亲的月亮,她永远是那么明,那么亮,那么圆......

  1991.10.08日作2009.01.19日修改于内蒙古

中秋节话月-第1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中秋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