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最好的十首现当代诗歌,没有顾城舒婷

非凡网 73 0

  原标题:写得最好的十首现当代诗歌,没有顾城舒婷

  

 


  

写得最好的十首现当代诗歌,没有顾城舒婷-第1张图片-非凡网


  徐志摩《再别康桥》

  过去一百年白话诗人如过江之鲫,他们的作品总量可能已经超过中国历代格律诗的总和,但《再别康桥》至今依然是白话诗的美空云雀。就像唐朝伪君子喜欢批评初唐四杰,多年来总有好事者对徐志摩的感情经历评头论足,甚至说金庸也经常映射他的这个表哥,还是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我和当代诗人完全没有交往,只看过一些所谓的名家名作。他们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文艺创作尤其是诗歌写作高度依赖天才,我们普通人读书破万卷不一定下笔如有神,更有可能下笔如有鬼。

  

写得最好的十首现当代诗歌,没有顾城舒婷-第2张图片-非凡网


  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清朝天才诗人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说“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卞之琳《断章》可能从中得到启示,有一种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悠然。这首诗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简洁堪比格律诗。

  席慕容《青春的衣裾》

  我是一条清澈的河流

  绕过你伫立的沙洲

  在那个晴朗的夏日

  有着许多白云的午后

  你青青的衣裾

  在风中飘摇

  倒映在我心中

  又象一条温柔的水草

  带着甜蜜的痛楚

  我频频回顾

  我将流过不再重回

  此生将无法与你再相会

  我知道 冬必将来临

  芦花也会凋尽

  两岸的悲欢将如云烟

  只留下群星在遥远的天边

  在冰封之前

  我将流入大海

  而在幽暗的孤寂的海底

  我会将你想起

  还有你那

  还有你那

  青青的衣裾

  这首诗写百转千迴的青春爱恋,而且是一种“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暗恋。席慕容很喜欢表现这样的主题,她曾经把先秦民谣《越人歌》改写成《在黑暗的河流上》,而“心悦君兮君不知”正是出自《越人歌》。

  很多人更喜欢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因为其中有一句“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这一点睛之笔来自徐志摩的《陌上花开》,徐志摩的原文是“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拿掉这一句,《一棵开花的树》就平淡无奇,远不如《青春的衣裾》。

  郁达夫《钓台题壁》。

  不是樽前爱惜身,

  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

  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

  义士纷纷说帝秦。

  过去一百年最好的格律诗。郁达夫“生怕情多累美人”,最后反被美人所累。没有杭州美女王映霞的背叛,他的下场也许不会那么凄惨。

  戴望舒《雨巷》。

  南唐中主李璟的《山花子》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戴望舒把它敷衍成《雨巷》。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和徐志摩笔下的日本女郎,是民国留给我们的最美幻象。

  

写得最好的十首现当代诗歌,没有顾城舒婷-第3张图片-非凡网


  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是所谓的半截好诗,前面几句惊为天人,后面几句有点凌乱。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可能受到韦庄《女冠子》“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启发,但更加楚楚动人。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和郦波《心饵》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郦波《心饵》

  昨晚,我去星海中垂钓

  听见星辰窃窃私语

  “北冥,有鱼”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是白话诗最有想象力的作品,让人一见难忘。老郭一生毁誉参半幽微难明,这首诗却写得天真烂漫。我本人偏爱童心未泯的诗文。

  郦波是百家讲坛出生的网红学者,但你不能因此否定《心饵》。这首诗是想象力和引经据典的完美融合,如果非要挑刺,那就是题目没取好,有点莫名其妙。

  北岛《波兰来客》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这首诗摘自北岛的同名散文,依然是青春的挽歌。把碰杯声比作梦想破裂,有点新意有点特别。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有点文字游戏,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畴。我把这首诗放到最后还有一个原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首诗并没有多少内涵,尤其是在台湾回归祖国之后。

  作者简介

  李晓润,江西宁都人。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现为自由撰稿人。出版过旅游美食散文集《小河淌水和过桥米线》(台湾大地出版社),古典文学解读《银鞍白马度春风:回到唐诗现场》、《断鸿声远长天暮:回到宋词现场》、《山风吹来薯芋香》等书。


标签: 现当代诗歌